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中纖維創作競賽 年輕新秀奪兩首獎

設計首獎——蘇宴緹《共生》。(台中市政府提供)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纖維創作獎」已成為全台纖維工藝好手,大展長才的舞台。「第六屆纖維創作獎」得獎名單出爐,「設計類」及「藝術類」共273件作品參賽,共54件作品通過決選,入選率19.8%。兩位首獎得主官郁珊、蘇宴緹皆為年輕新秀、不到30歲。此外,來自馬來西亞好手馬仙景奪下藝術類二獎,展現大賽開始接軌國際。

藝術首獎——官郁珊《年年年》。(台中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本屆得獎作品可看出年輕新秀的創作力驚人,「設計類」著重實用開發、工藝技術,由蘇宴緹以《共生》獲得首獎,作品共有5件服飾,具備多種變化的針織技法,又以鮮亮活潑的色彩描繪出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好,深具產品設計理念,獲委員一致肯定。

評審委員指出,今年作品質量大幅提升,參賽作品中有許多創新的技法及觀念,作者透過纖維作品傳達自身經驗,更顯獨特生動。「藝術類」注重創作意念的表達,最終由26歲官郁珊《年年年》拔得頭籌,她以傳統習俗「新桃換舊符」門聯為主題,先利用纖維材質鏤空解構,再重構傳統年節貼於木板上的門神圖像,以當代創新技法記錄作者的成長記憶,清楚表達創作理念。

設計二獎,原民創作——峇岦嵐偲.旮札涅蘫《構樹印跡》。(台中市政府提供)

纖博館表示,本屆首度開放外籍人士參賽,果然吸引頂尖好手參賽,來自馬來西亞的馬仙景《關於我與過敏共存這件事》榮獲藝術類二獎,他以針織手揺機的高難度繁複技法,讓作品代替作者表達自小身體過敏的困擾,獲得評審青睞。

原住民創作也日益精彩,前年第四屆藝術類首獎得主峇岦嵐偲.旮札涅蘫,今年再以傳統的構樹纖維完成獨特的燈具組《構樹印跡》,在設計類獲得二獎。本屆得獎作品展9月2日起在纖博館1樓1B展廳展出,當日將舉行頒獎典禮。◇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