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B肝治療研究 長庚:固定療程降肝癌發生率

長庚醫院14日發表全球矚目固定療程B肝療的研究成果,圖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簡報說明。(中央社)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長庚醫院發表B肝治療最新研究成果,長庚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長達十年的治療追蹤,結果證明「固定療程」組病人,與「長期服藥」組病人相比,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

醫師表示,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病毒基因體的唯一利器,若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簡榮南、鄭文睿、副教授陳益程、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林志郎,中研院院士廖運範也是此項研究的指導作者。

截至目前為止,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成績可觀,國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從2003年十大死因第六位,降至2022年第十一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4,107人,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81人,慢慢可看出B肝防治的成效。

目前健保對HBeAg陰性的患者,提供三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鄭文睿教授表示,過去研究顯示,停藥後六年內,有21%的患者可持續維持肝功能正常及有效抑制病毒,每年有6.3%達到HBsAg消失。

鄭文睿表示,反之,若發生肝功能上升及病毒復發的患者(約有22%),若選擇暫不治療,六年有19%的病人達到HBsAg消失,但患者(約有39%)若選擇繼續藥物治療,每年卻僅有0.2%的病人達到HBsAg消失,值得重視。

簡榮南教授進一步說明,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為了進一步證明固定療程的安全性及療效,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B肝相關肝硬化病人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其中494位為固定療程組,593位為長期服藥組。

在平均追蹤10年後結果顯示,固定療程組的肝癌發生率比長期服藥組低(15.7%比26.8%),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同時固定療程組的病毒清除率也高過長期服藥組12.8倍。

廖運範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給了固定療程B肝治療重量級的證據,比起長期服用藥物,姑不論金錢的耗用,服藥的不便,光是可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及增加病人存活,就應相信,B肝固定療程的證據強烈顯示,此治療方式會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