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記行之三 海歸成群的菁英型政府

文/李旭生

【大紀元2024年11月06日訊】(接前文)在僑委會的悉心安排下,訪問團本次有機會拜訪多個政府部門,跟多位長官進行深入交流,包括僑委會徐佳青委員長和阮朝宗副委員長、外交部吳志中次長及數位發展部林宜敬次長等。幾次交流都讓我眼前一亮,刷新了我對台灣政府官員的觀感。並非因為他們容貌俊美,而是因為他們的談吐氣度和學識睿智、應對提問的敏捷反應,及對所轄領域的深刻認識。不過說起來,這屆政府中不乏俊男靚女,大多官員的形象明朗自信,看上去頗為養眼。

台灣政界以高學歷著稱,各機構長官基本有碩士博士學歷。眾所周知台灣總統賴清德是哈佛大學的碩士,而副總統蕭美琴則是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交流中獲悉,外交部吳次長為留法博士,任駐法代表時,其流利的法語讓當地社會驚艷;數發部林次長為藤校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博士;僑委會徐委員長則是德國最古老大學之一馬爾堡大學的碩士。

好奇心驅使之下,我查詢了一下,結果嚇到自己:這屆中央政府可謂「海龜(歸)成群」!這裡僅例舉其中若干位:

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法國碩士;
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美國博士;
監察院李鴻鈞副院長,日本博士;
國安局蔡明彥局長,英國博士;
國安會吳釗燮祕書長,美國博士;
國防部顧立雄部長,美國碩士;
外交部林佳龍部長,美國博士;
內政部劉世芳部長,美國碩士;
法務部黃世杰次長,美國碩士;
數發部黃彥男部長,美國博士;
教育部葉丙成次長,美國博士;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日本博士;
文化部王時思次長,美國碩士;
國科會吳誠文主委,美國博士;
金管會陳彥良副主委,德國博士,等等。

當然,這裡既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迷信文憑,而是從中可以見出台灣政界的一些特點:

其一,這是知識菁英類型的政府團隊,很多機構的長官原本是各自領域的學術領軍人物,不少人是從教壇或研究所直接進入政壇。作為比較,美國政界則是法治類型的政府,聯邦議會和各機構裡律師雲集,參議院更是過半議員有法律學位。倒不是說孰優孰劣,而是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和社會的從政方針和政治導向。

其二,這樣的政府團隊將更具有國際大局觀。長期以來,很多人批評台灣政界的「島國意識」和台灣民眾的「島民心態」。我對此沒有發言權,但的確見過此類論調,而且這也符合傳統地緣政治學的規律。可是經過近幾十年的全球化浪潮,各國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傳統的地緣政治格局幾近土崩瓦解。而這些政界菁英在遊歷過歐美之後,也大大擴展了自己的視野與格局。近幾年似乎沒有人再提什麼「島民心態」。

其三,這個國際化的團隊將推動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進一步合作。這些政治人物在留學期間,已經跟各國政商學界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的很多同學已經成為當地政府及社會的菁英階層,這都是可資利用的人脈資源。

其四,這是一個年富力強的「年輕」政府,跟「海歸」倒沒太大關係。現任政府領導人中,74歲的陳菊和67歲的韓國瑜已經算是最年長的,其他如賴清德和卓榮泰都是65歲,蕭美琴才53歲。整個團隊裡60後是主流,甚至不乏70後的「年輕人」。反觀美國政壇近年來為人詬病的「老人政治」,這個「後生團隊」不禁讓我們這些美國人羨慕。

看到上述這些特點,也就不難理解其「行動創新,AI內閣」的定位了。這屆政府將在任內有何作為,讓外界頗為期待。

(未完待續)

作者李旭生(Alex Lee),大紀元媒體集團洛杉磯分社社長。點閱「台灣記行」系列隨筆。◇

責任編輯:嘉蓮

相關新聞
台灣記行之引言 名副其實的福爾摩沙
台灣記行之一 天公作美遊寶島
台灣記行之二 整潔高效、全民維護的公共設施
天寒易發腦中風 中醫師提示預防6要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