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軍事】胡塞導彈迫近美艦 土匪也敢叫板了

人氣 11004

【大紀元2024年02月08日訊】今日社會,武器和軍隊作用,被賦予比殺戮更深的意義。強大的軍力,往往用作威懾,維持世界和平,及人類安全。戰爭,雖然變得隱蔽,但從未停止。【時事軍事】帶您到最前面,看清正邪之爭的細節和真相。

無人機幾乎在世界所有地區衝突中都表現出不斷上升的戰略地位。特別是人工智能在無人機中的應用正在推動無人機戰爭領域發生重大轉變,並可能很快湧入戰場,給衝突中的任何一方都造成巨大挑戰。

部署在波羅的海、紅海、南中國海和菲律賓海的美國海軍多個航母打擊群,是為了顯示美國強大軍事力量和維護國際秩序的決心。但是,當美國的航空母艦與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發生直接衝突時,就打破了一直以來美軍試圖維持的強大戰略威懾態勢。從美國的立場上看,航母打擊群進入紅海和「土匪」進行低端戰鬥,或許不是一件好事。而造成這種事態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廉價的中遠程制導武器的出現,包括各種火箭、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特別是無人機,它將在未來更深刻地改變戰爭樣式。

擁有世界最先進無人機的美國,在確保擊敗對手的同時,是否也已經做好應對對手同樣能力強大、數量眾多的無人機攻擊的準備,是否繼續用航母打擊群的防空力量去對抗地面發射的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攻擊呢?

航母打擊群一直是以進攻性打擊力量著稱,但是,在美國艦隊進行紅海威懾的緊張時刻,美軍的驅逐艦不得不用來防禦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

1月30日,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格雷夫利號險些成為紅海胡塞武裝導彈襲擊的目標。該艦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CIWS),或稱方陣快炮,成功攔截並摧毀了來襲導彈。方陣快炮是一種雷達引導的高射速火砲系統,是艦艇最後一道防空火力,一旦突破這層防禦,軍艦就完全暴露在導彈或無人機的攻擊之下。

胡塞武裝發射的這枚導彈,竟然突破了格雷夫利號驅逐艦的外層導彈防禦系統,到達距離該艦不到一海里的範圍內,在最後一層防禦措施阻擋下才被摧毀。這幾乎是一次有重大影響的歷史性交戰。這一事件也顯示了密集陣在海軍防禦中的關鍵作用。

密集陣是一個軍事工程的奇蹟。該系統由通用動力公司和雷神公司為美國海軍開發,配備20毫米M61火神加特林機槍,每分鐘發射超過4,500發子彈,配備搜索和跟蹤雷達以及自動檢測、跟蹤和監視計算系統,專門應對近距離威脅。

胡塞導彈嚴重接近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突顯了現代海戰的多維性和快速演變。這種情況下,密集陣不僅表明它是可靠的最後手段,而且在其它防禦措施失敗時,它也是正面交戰中必需的武器系統。但是密集陣在實際交戰中被觸發,也凸顯了胡塞武裝的攻擊除了對紅海商船構成威脅之外,也對美國海軍構成實際威脅。密集陣憑藉其經過驗證的自主搜索、探測、跟蹤、射擊和殺傷能力,顯示出它仍然是海軍防禦戰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美國海軍艦艇無條件地提供作戰安全和戰備防禦。

這次交戰不僅是對密集陣防禦系統的考驗,還生動地提醒美軍威脅可能來自不起眼的對手。該事件反映了當今地緣政治環境下美國海軍面臨的更廣泛的戰略、戰術挑戰。此外,從這類遭遇中獲得的經驗,對完善防禦機制,應對新的威脅環境至關重要。

航母打擊群的中遠程防禦系統沒有成功攔截這枚導彈可能有多種原因,如來襲導彈的飛行剖面、電子對抗措施或當時的作戰條件等。無論如何,胡塞武裝的這枚粗糙的低端導彈突破了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的外層防線,並成功接觸了最後一層防線,這可以說是一次嚴重的警示,美國海軍似乎需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了。

問題的關鍵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資源和能力都非常有限的對手,包括極端恐怖組織和非國家團體,如真主黨、哈馬斯、胡塞武裝組織等,也實際獲得了有制導能力的中遠程導彈和無人機攻擊能力。這些能力過去通常被認為具有相當高的技術和經濟門檻,只有相當實力的國家行為才有可能做到。

現在,數字影像識別已經非常普遍,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現代監視大量使用各種類型的自動目標識別技術。機器學習不僅可以訓練電腦偵測和識別影像,還可以教它們對影像進行分類和邏輯判斷。這使導彈的彈頭,就像警察拿著通緝犯的照片在人群中尋找罪犯一樣,尋找與預先存儲在導引頭中數據相匹配的目標。

支持這些功能的硬件會變得越來越便宜、普遍和緊湊,而且軟件也會變得更強大。因此,將這些功能移植到低端無人機上,已經不是什麼尖端技術。它們幾乎能夠自動偵測、分類和瞄準地面上的任何目標。事實上,許多具有類似功能的無人機被用於商業目的,如檢查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或鐵路線,這些無人機只要加上爆炸物就可能瞬間變成致命武器。

從幾公里到幾百甚至上千公里射程的制導武器中,無人機的發展空間比各種導彈還要大。簡而言之,相對便宜的低端無人機,無論是遠程還是短程,可能很快就會具備集體自主選擇和攻擊目標的能力。這場聽起來相對簡單的變革,尤其對下游的影響非常巨大,且容易被忽視。實現這種能力的技術已經存在並開始成熟,有可能很快就會被一些非國家行為者、極端組織或個人獲得。

烏克蘭戰爭已經讓人們看到無人機戰爭的快速發展。商業和業餘無人機武器化已成為嚴峻的事實,能力日益增強的遠程神風無人機或單向攻擊型無人機,已經模糊了無人機和導彈的界限。它們對現代戰爭的影響正在像滾雪球一樣擴大,其影響如此之大,甚至使「制空權」的概念都發生了變化。現在,即使你擁有絕對先進的航空武器裝備,占居空中優勢,你也不敢說你在任何需要控制的地區「擁有天空」,現實中這種奢侈的作戰能力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就像烏克蘭戰場,號稱世界第二大的俄羅斯空軍,在烏克蘭上空被打得屁滾尿流。

天空失去控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改裝成武器的無人機到自主化遠程單向攻擊型無人機,它們都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對峙區域對任何固定和移動的地面目標發起精確攻擊。換句話說,傳統意義上的制空權,已經被最不起眼和最容易獲得的能力剝奪了。

用於武器導引的自動目標識別(ATR)的基本概念並不是什麼新技術。早期的區域數字場景匹配識別(DSMAC)用於戰斧巡航導彈,其紅外線傳感器掃描地形與預先存儲的目標圖像相比較,實現導航和目標捕獲。這項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可以讓導彈在數據鏈被切斷的情況下仍能自主識別和攻擊目標。配備紅外成像導引頭的擴展型防區外對地攻擊導彈(SLAM-ER),也可以在自主攻擊模式下發起攻擊。總之,這些導彈在自主模式下可以不受人類決策者的控制。

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精確導引和防區外打擊更加自主化和普遍化。也許幾年前獲得這種能力還存在巨大的經濟和技術門檻,但現在對於一些組織來說幾乎可以唾手可得,而且這些組織往往不受道德責任的約束。

將人類排除在環路之外開闢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巨大的新領域,這種不安在無人機領域顯得尤為突出。人在環(MITL)控制概念對低端無人機包括遠程神風無人機的潛在能力有很大限制,特別是在攻擊移動或時間敏感目標時尤其如此。而且,這類系統通常經費、技術和戰術使用門檻也更高。對於某些國家和極端組織來說,就更不會投入成本來維持道德約束了。他們只要將商用傳感器和機載人工智能結合到攻擊型無人機上,並利用這些能力自主選擇目標時,道德就會立即被抛棄。

AI技術在商用無人機上的應用正在經歷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發展,並直接滲透到軍事領域。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這可能就是低端自主空戰的發展方向。通過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注入低端武器化無人機,就會得到聰明、敏捷、難以預測和難以防禦的致命武器。

隨著當前「人在環」的道德束縛被擺脫,這些武器可能很快在戰場上發揮比它們現在大得多的影響力。這對於擁有道德高度和技術優勢的美國來說是不公平的。美國需要警惕那些看似不堪一擊的對手。

撰文:夏洛山(《大紀元時報》記者,曾經歷過十幾年的軍隊生活,主要從事軍隊的教學和一些技術管理工作)
製作:時事軍事製作組
關注《時事軍事-夏洛山》: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6pro4fi585ppZp9ySKkwd0W19f0c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軍事熱點】美國被激怒 隨時出手打伊朗
【時事軍事】美國還沒動手 伊朗就軟了
【時事軍事】開火了 B-1B點燃聖城旅軍火庫
【軍事熱點】烏無人艇擊沉俄護衛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