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獲讚 台灣如何對地震做好準備一文看懂

人氣 2007

【大紀元2024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三(4月3日),當一場芮氏規模7.2地震襲擊台灣東海岸花蓮縣時,當地官員張東耀(Chang Tung-yao,音譯)十分清楚該怎麼妥善處理,因為2018年經歷過類似的事宜。

這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週三上午8點左右,當時人們正準備上班。地震發生後不到兩小時,張說,附近一所學校安排了緊急避難所,後來有超過130名居民在那裡過夜。

「與政府部門的協調聯絡是關鍵。」台灣基層民選官員、居委會主任張告訴路透社。

張說,自2018年發生規模6.4地震、造成7人死亡以來,地方當局加強了與政府單位和非政府組織的救災協調。

這次,花蓮縣政府官員和警方以及其他單位共同努力,趕在一棟位於市中心的受損建築倒塌之前,將被困人員救出。

「每個人都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縣政府和當地行署共同努力,儘可能減少損失。」張說。

救災進展

週三發生的規模7.2地震造成至少10人遇難,受傷人數為1,099人。

週四,一架直升機將地震後困在礦區的6人救回安全地帶,救援人員乘飛機抵達山區國家公園一家酒店,確認酒店內的400人都安全。

四名外國人仍然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一名加拿大人、一名印度人和兩名澳大利亞人。

救援人員在前往太魯閣峽谷國家公園一個度假村的公路上,找到了大約50名被困酒店工作人員中的大部分人。

在受災最嚴重的花蓮市,所有被困在建築物內的人均已獲救。

台積電週四表示,在暫停一天生產進行檢查後,該公司在地震災區的建築工地已恢復運作。

2024年4月3日,花蓮市北濱街16號(民宅)半倒。(陳秀燕/大紀元)

台灣為何如此容易發生地震?

台灣人對地震並不陌生,因為它位於兩個構造板塊的交界處,許多地震集中在風景如畫、主要是農村和人口稀少的東海岸。該地區還以其崎嶇山脈、溫泉度假村和寧靜的農場而吸引著遊客。

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所積累的張力,使得台灣特別容易受到地震影響。此外,多山地貌也會加劇地面震動,導致山體滑坡。

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3日早上7點58分09秒,震央位於花蓮縣東南方25公里的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花蓮所在的位——花東縱谷——為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帶,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約8公分的速率朝西北與歐亞板塊聚合。

根據台灣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調查,台灣東部現有8條活動斷層。這次被花蓮地震破壞的海王星大樓地址瀕臨太平洋畔,同時位於米侖斷層附近。

2016年米侖斷層正式被台灣政府列為地質敏感區,在地質敏感區的建築物建造前要經過更嚴格的審核。

賴清德副總統於下午3時依序前往花蓮天王星大樓等地勘災、了解災害情形及救援。(花蓮縣政府提供)

不斷汲取教訓 為未來地震做足準備

1999年9月21日台灣爆發規模7.3地震,通常被稱為「9‧21大地震」,促使台灣政府修訂建築規範並加強災害管理法。

9月21日也成為全台災害演習的指定日子。這一天,地震、海嘯等災害的模擬警報信息會發送到人們的手機上,全台灣的學校也會進行疏散演習。

「9‧21大地震」後,台灣政府修訂法規提高建物耐震標凖,所以9‧21地震以後的新建物普遍能抗震,根據規定,耐震度必須達到五級。

1999年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

在花蓮,基督教芥菜種會(The Mustard Seed Mission)縣分會副主任吳唐娜(Donna Wu,音譯)表示,2018年花蓮規模6.4地震時應對措施很混亂,他們已經吸取了教訓。

「(2018年)每個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任務沒有協調。」她說,「這一次,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的任務。」

台灣數字事務部於2022年開始運作,一直在確保通信網絡彈性方面發揮帶頭作用。該部報告說,最近一次地震後,網絡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尤其是互聯網服務。

台灣各市縣都有救援人員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應對災害。

例如,在最近一次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小時,高雄市政府就動員救援隊前往花蓮,並將他們送往附近的屏東空軍基地,由空軍空運過來。

這些團隊也定期前往世界各地其它災區,包括去年遭受大地震的土耳其。

救難隊赴現場救援。(花蓮縣政府提供)

有條不紊救災 台灣獲讚

台灣現任副總統、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在地震後很快飛到花蓮,在災區現場的天王星大樓前告訴媒體稱,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救人,搶救為最優先的工作,並全力醫治及安置受傷災民。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女士(Sandra Oudkirk)在臉書上向台灣人民發出的信息中,讚揚台灣當局應對地震的做法。她寫道:「台灣向世界各地社區展示了防災、災害管理和人道主義救援的成功模式。」

法國國際緊急救災協會(PUI)創始人與主席貝松(Philippe Besson)3日接受法國新聞廣播電台(Franceinfo)訪問,並分析台灣地震災情。

貝松說,台灣承受的地震「規模格外的大」。他解釋:「要知道,芮氏規模每增加一級距,地震波振幅要乘以10,所釋出的能量則相差約30倍。」

他表示:「台灣已成功減少傷害。台灣已習慣面對地震,幾乎所有建物都是耐震的。若非如此,死亡人數和災情損失將會更嚴重。」

「台灣的地震準備工作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密蘇里科技大學地震學家兼教授史蒂芬‧高(Stephen Gao)對美聯社說,「台灣實施了嚴格的建築規範、世界一流的地震網絡,以及廣泛的地震安全公共教育活動。」

台灣還在學校和工作場所進行地震演習,公共媒體和手機定期發布有關地震和安全的通知。

高說:「這些措施顯著增強台灣的抗震能力,有助於減輕災難性破壞和人員傷亡的可能性。」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美聯社和BBC的報導)

責任編輯:劉穎#

相關新聞
台灣強震 77人被困三隧道 包括4歐美人
台灣強震 芯片供應鏈是否受影響受關注
地處太平洋火環 台灣是如何應對地震的
組圖:台灣強震 花蓮遊客現場直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