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院延後中國房企佳兆業的清盤聆訊

人氣 439

【大紀元2024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週一(5月27日),香港法院將中國開發商「佳兆業集團」的清盤呈請聆訊延至6月24日,使該公司有更多時間來達成債務協議。

總部位於深圳的佳兆業集團,曾被稱為中國「都更之王」,在2021年底拖欠120億美元的境外債後,兩年來一直致力於離岸債務重組,但至今尚未公開提出重組方案。

本次法院將審理的案件,涉及2023年到期、本金7.5億美元的未償還票據,花旗國際公司(Citicorp International)是主要債券持有人團體的受託人,自3月份以來一直擔任清盤申請人。

清盤聆訊延期原因並未披露。佳兆業發言人說,他們正與債券持有者討論重組計劃的具體條款。

在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中,佳兆業是僅次於恆大集團的第二大離岸債券發行者。2015年,佳兆業成為了第一家美元債券違約的中國房企。

今年稍早,香港法院下令恆大進行清盤,包括碧桂園在內,越來越多的中國房企正面臨著債權人提出的清盤要求。

佳兆業上一次公布債務重組的最新情況是在3月底,當時,佳兆業表示2023年的虧損額同比擴大了51%,達到197億元人民幣(約27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將繼續與債權人溝通,希望「在可行的情況下儘快實施整體重組計劃」。

中共當局最近雖推出了振興房地產業的新舉措,要求地方政府購買數百萬套的滯銷房產,消化住房庫存,並將其轉變為保障性住房。然而,外界對該計劃的實際效果仍不樂觀。

分析人士認為,該政策可能增加地方政府的龐大債務,開發商和屋主也可能不願以折扣價出售,對銀行來說這項業務的利潤也不高。

此外,當同一個集合住宅部分變成保障性住房時,可能降低其它住房的價格。這可能使房產貶值的業主感到不滿,並給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帶來其它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房企陷入債務困境,至今,中國房地產危機仍沒有結束的跡象。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江蘇一小米掃地機器人自燃引發火災
中國高管被指控大規模受賄 阿迪達斯調查
分析:美制裁如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面臨風險
中國房價加速下滑 新房價跌幅創10年來最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