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投行調低中國經濟預期 專家:實情更糟

【大紀元2024年0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官方上週六公布的8月工業產值、固定投資和消費品零售額等經濟數據皆差過市場預期,增速亦較7月放緩。國際投行紛紛下調中國今年經濟預測,認為今年料難「保五」(5%)。多位專家指出,由於近年中共政權更封閉,西方機構了解中國經濟更難,加上中共歷來的數據造假,中國經濟實情會更糟糕。

中共統計局週六(9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4.5%,增速為近五個月來最慢,且連續第四個月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升2.1%,今年前八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更來到今年內最低增速的3.4%,前述數據全部都遜於市場預期。

此外,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創下六個月來的新高。

歐美投行近日紛紛調低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美國銀行將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4.8%,低於中共政府設定的5%的目標。瑞穗證券把其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期從4.8%下調至4.7%。花旗集團也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4.7%。高盛將今年增速下調0.2個百分點至4.7%,為7月以來首度向下修訂。

摩根士丹利則將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至4.6%,且明年進一步降低至4.2%,並認為債務問題與通縮的惡性循環在9月至今年底惡化,超出寬鬆措施帶來的支持。

黃大衛:投行調低預期 原因之一是中共數據不明析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官方釋出的數據至少說明中共整體的經濟刺激政策並沒有達到成效。原因還包括中共在俄烏戰爭中對俄羅斯支持,導致和歐美關係緊張,出口歐美商品要承受高關稅,或產業基地被迫轉移。同時中國國內投資市場,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情況都相當疲弱,經濟前景充滿了不確定因素。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黃大衛授權)

他認為中共還面臨經濟滯漲的情況,未來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越來越低,唯一能夠解決的問題是減少稅收、增加社會福利,增加管理能效,但因中共政治體制、經濟體制限制,中共高層不可能採取這個措施。

去年以來習近平和中共宣傳系統最高官員蔡奇頻頻提及「唱響經濟光明論」。官方收緊政經信息的動作近年也越來越密集。與經濟相關的,比如土地銷售、外匯儲備、債券交易等等數據已遭封禁。8月份,滬港通/深港通不再公布代表外資的北向資金實時交易數據,這給對外資撤離中國的情況的觀察再添難度。

國際投行近年由於中共的種種政策,大量裁減中國的員工,業務緊縮。黃大衛表示,中共的數據缺乏透明性和準確性,這些國際機構評估中國的經濟的真正指標越來越困難,也導致數據分析方面沒有非常準確的數據,這可能也是導致高盛和花旗下調預測的原因之一。「因為數據不準確、不明晰、不詳細,對於國際投行來說他們會進行一個下修下調,作為一個對衝風險。」

黃大衛表示,一般西方機構其實看不懂中國經濟的問題,他們對中國經濟結構並不明白,往往是從西方經濟學去看的,而不是透過了解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運作潛規則去看。

「現在真實情況是,雖然(中國)國有經濟還是蓬勃發展,市場壟斷的份額越來越高,還有一些非稅收入方面是蓬勃發展,但是民營經濟情況是每況愈下。」

中共統計局稱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黃大衛說,中國的非城鎮人口是非常龐大,當局對失業率的計算標準嚴苛,一個月上幾天班都算是就業,這跟國際慣例差距很遠。他估計中國真實的就業不足(不是失業率),可能會達到25%以上。

去年6月份,中國城鎮16至24歲的年輕人中失業率達到了創紀錄的21.3%,當時專家預計,2023年應屆生畢業時失業率會持續上升。隨後去年8月中共不再發布這項數據。在今年1月起重新發布的就業數據中,不再包含全日制在校學生。

孫國祥:分析是否能「保五」的意義 已被中共經濟數據造假所削弱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國際投行對於中國經濟的預測通常都是相對的準確,最近將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濟下調到不同的數字,反映中國經濟面臨大挑戰,決策者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刺激經濟。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授權)

他認為中共官方的正增長數據雖然顯示經濟還有部分的擴展,但是部分產業可能已是負增長,比如一些太陽能、光電板等等在拉高,而實際的經濟情況則可能更差。因為中國的統計數據往往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存在一定水分,各省所公布出來的增長情況,其實都有問題。

「特別是在一些中共非常高度關注的、一些敏感的經濟領域跟行業,可能是中共中央大力扶植的部分,這些數據一定要造假,以免讓可能是習近平不高興等等,所以這個部分是特別的嚴重。」

中共年初設定5%的經濟增長目標時就已經引發外界的質疑,孫國祥說,國際上一直批評中共信息封閉,讓人難以準確判斷真實的經濟情況,因此分析是否能「保五」的意義,其實已經被中共自身的造假等行為所削弱了,因為對這個目標可靠性存在疑慮。

「因此在當前的局勢下,經濟增長數字可能更具有象徵性而非實質性的意義,完全無法反映中國經濟目前真實的狀況。」

一些投行專家認為,現在中共更迫切在需求方面採取更多寬鬆措施。不過中共總理李強前段時間有「不能下猛藥」的說法,而中共中央前幾個月已要求地方政府「下場收房」也遭遇地方冷處理。

孫國祥表示,中南海現在可能既擔心過度刺激的長期影響,也面臨政策在地方層面,沒有辦法有效執行的困境。他認為在習近平當政的意識形態底下,中國經濟的困境無解。

邱萬鈞:中共即便硬推高經濟成長率 對國民福祉也沒意義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對大紀元表示,美國國民經濟的份額,最大塊的就是民間支出,大概占了它將近70%。中國的民間支出只有占總體經濟的份額不到40%,中國經濟最大份額就是投資,主要是跟官方有關係的企業進行投資,大概占40%左右。

他認為現在中國的投資和消費信心都處於下降的階段,固定資本投資前八個月3.4%,代表中國經濟嚴峻。

邱萬鈞說,當局太重視於投資,而不重視民間的消費,會造成因為人們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內需不足,中國通貨緊縮的問題一直沒有辦法解決,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

邱萬鈞認為,目前把經濟成長率來當成一個研究中國發展的指標,從國民福利的角度來看,沒什麼意義。

他說,中共可以用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利用國企和政府可以影響的企業的投資,來把經濟成長率硬推上去,但是這些投資未必能夠真的產生對一般人生活有意義的福利的增長。

「真正要對人民的福祉有意義的,就是從一些社會的基礎建設,比如說社會的保險,對老人照顧,家庭的輔助,幫助老百姓的生活,或者對醫療體系的改進,教育體系的改進,等等。」◇

責任編輯:高靜#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內需缺工 8月失業率續創23年新低
內需不足 中國最大水泥企業去年淨利跌三成
消費降級? 中國超市颳起「食堂風」
內需疲軟 中國電商借力巴黎奧運會營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