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體指出茂德問題可能影響英飛凌亞洲佈局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特稿)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在台灣與茂矽合作投資茂德科技,卻以不歡而散收場。德國媒體指出,茂德是英飛凌董事長舒馬克為擴充產能而推動的合作投資計劃的﹁昂貴教訓﹂;如果在英飛凌的亞洲夥伴間產生骨牌效應,可能動搖舒馬克在亞洲的整體合作策略。

德國﹁經濟週刊﹂電子報報導,茂德科技兩大股東–茂矽與英飛凌間的問題其實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九九七年茂矽投資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在英國新堡附近的記憶晶圓廠。一年之後,由於半導體市場景氣低迷,晶圓廠面臨嚴重虧損,而茂矽卻必須以高於市場價格的代價吃下該廠的生產。這些虧損茂矽必須以十年的研發經費來打消。

報導指出,根據高盛的一份機密報告,當時茂矽指責西門子在外匯上的投機才造成合作投資的虧損。

一九九九年四月,西門子的半導體部門獨立成為英飛凌公司。對於與英飛凌合作的茂德科技,茂矽希望能反守為攻。表面上,雙方的關係長期以來都沒有問題。舒馬克在去年三月還和茂矽達成協議,準備將英飛凌的持股由百分之三十八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八。

報導引述茂德的發言人指出,事實上,投資雙方的想法南轅北轍–英飛凌只把台灣當作出貨廠,而茂矽卻希望茂德是有研發部門的晶圓廠,股價也能因此上揚。

舒馬克在去年十月以茂矽違反投資協議的理由宣佈將終止雙方的合作關係。報導指出,英飛凌對茂矽持續施壓,十二月初提出的一份合約草案,條件包括茂矽以高出市值近一億美元的代價–至少四億美元–買下英飛凌的股權,而且英飛凌仍保有它在九人理監事會中的四席。

合約草案還規定茂德必須在今年九月底停止生產標準記憶晶片,只開發特殊的半導體。茂矽認為英飛凌的要求﹁不合道義﹂,當然也不會接受。報導指出,英飛凌在十二月十日竟然使出威脅的招式–公佈英飛凌將脫手其茂德的持股。結果正如其預期–這項消息造成茂德股價下跌了百分之六點五。

在彼此間矛盾日漸加深的情況下,元月十日茂德召開臨時股東會,握有百分之三十七股權及三席董事的英飛凌被解任一席董事與一席監察人。

﹁經濟週刊﹂的報導透露,其實在元月十日之前,英飛凌曾經想挽回與茂德的合作關係,原因是它在中國大陸的合作計劃沒能成功。英飛凌原來希望拉攏它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沒有想到元月六日中芯宣佈與日本的Hitachi與NEC合資成立的Elpida簽訂五年合約,一切希望均成泡影。

德國Warburg銀行的市場分析師指出,英飛凌想挽回和茂矽的關係,時機上太遲了一點。此外,分析師認為,英飛凌姿態太高,因為疏失而犯錯。

他指出,茂德經營的是最現代化的十二吋晶圓生產設備。英飛凌在茂德問題的處理上和中芯部份的受挫,萬一引發骨牌效應,可能動搖舒馬克在亞洲的整體合作策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錢能換來多少幸福?研究發現有不同答案
Costco金條熱賣 美國人出售黃金時稅率如何
中國5月製造業PMI又萎縮 經濟前景黯淡
美債收益率趨於穩定 賽富時股價大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