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提醒大陸應同時發展民主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十六日電)對於中國大陸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成功征空,香港一些報章今天發表社論,提醒大陸方面不要因為加入太空俱樂部而自滿,應該在其他領域|尤其是政治和新聞範疇|更趨開放,與國際接軌,真正體現大國應有的風範。

明報的社論表示,大陸的航太成就,跟美國和俄羅斯比較,還有一段距離,美俄是太空俱樂部的創會成員,長期主宰太空探索,行蹤遠至火星;大陸則是剛入會的新丁,連月球也未踏上,只能說是初起步。

社論認為,大陸不單要在航太及軍事科技上成為大國,更要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成為受國際信任和尊重的大國。這意味在經濟上要貫徹改革開放,全面落實市場經濟;在政治上要發展民主,實現高度透明、高度問責、以民為本的管治體制,肅清貪污腐敗;在文化上要確立多元自由的風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另外,星島日報在社論中表示,在太空科研領域,美國和俄羅斯仍然佔著領先優勢,當中經歷了很多迂迴曲折。大陸要迎頭趕上,有利之處是能夠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在摸索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冤枉路。就以訓練太空人為例,美俄當年要由零做起,大陸卻可以派員到俄羅斯接受訓練,由這第一代太空人回國後訓練出楊利偉等新一代。

太陽報的社論表示,成功非朝夕,但相較美國和前蘇聯,大陸征空腳步也算順暢。一九六一年,前蘇聯首先成功派人進入太空;一九六九年,美國太空人更在月球漫步;直至十年前,大陸才確定載人飛入太空的目標。就在這短短十年,大陸只進行了四次無人太空船飛行,這次便完成了載人的偉大歷史任務,引來舉世讚歎和羨慕。社論認為,雖然大陸太空科研起步落後美俄四十年,但大陸能夠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和結合自身的需求,提高了技術起點,經過嚴謹務實的艱苦奮鬥和默默鑽研,才取得今天的成就,這也顯示大陸科技力量已突破局限,達到世界尖端水平,雖未能與美、俄並駕齊驅,相信距離絕非遙不可及。

相關新聞
初選案 劉偉聰、李予信脫罪 官接納多項解釋
初選案裁決前感言 鄒家成感無悔 李予信形容如「畢業」
澳洲外長關切香港初選案判決
港機場惡劣天氣增休息區 派籌等的士免排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