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74官員集體落馬 「一把手」體制導致腐敗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韓綜合報道/襄樊原市原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楚寅案,牽扯到領導幹部74人。近年「一把手」腐敗案件來日益突出,過去3年間,省部級幹部平均每年落馬16至17人左右,比例在百分之一至二之間。大陸反腐學者指出,是一把手體制導致的絕對權利是腐敗的根源。有海外學者認為,今日中國腐敗之源在於政治腐敗,而江澤民對於今日中國的政治腐敗負有不可推卸的最大責任。

10月6日,武漢楚天都市報報道,襄樊原市原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楚寅案,牽扯到領導幹部74人,其中該市相關單位、縣市「一把手」30餘人,廳級幹部11人。

據南方週末10月30日報導,在這起大規模的腐敗窩案中,孫楚寅是焦點。紀委人士透露,長期養尊處優的孫書記受不了「雙規」之苦,很快交代了幾十個向他行賄買官的縣局級「一把手」以及一些重大經濟案件。

* 市委書記的脾氣

孫是湖北黃岡人,歷任老河口市經委主任、市委辦公室主任、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1991年任襄樊市委副書記,後兼任市政協主席,1996年任襄樊市委書記,直至案發。

南方週末報道中披露了幾件小事,從中孫楚寅驕橫的脾氣可見一斑。

1991年,孫楚寅剛提拔為襄樊市委副書記,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亮相,是在襄樊市舉辦的首屆「兩會一節」(諸葛亮研究會、諸葛亮文化節、經貿洽談會)動員會上,「形象工程」推進緩慢,孫楚寅在會上發了脾氣,說:「『兩會一節』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與市保持一致就是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誰砸我的鍋,我端誰的碗。」

1997年,襄樊市在搞城建時,推倒了一段古城牆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播出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毀壞文物的情況,孫楚寅觀後又發了脾氣。不久,中央某大報就受托發表了一篇報道,稱襄樊市歷來重視文件保護,其中孫在報紙上侃侃而談,只有成績,沒有過錯。

有一年,保康縣天旱,一名老幹部下去檢查災情。車行至南漳縣某地,車堵了好幾里路,交警忙前忙後地命令來往車輛稍安勿躁。原來,前面孫書記正與馬路邊的一農戶促膝交談,電視台、報社的記者忙個不停,好記錄孫書記體察民情的這一幕。孫書記的車馬橫佔了整條馬路,來往車輛一堵就是一個多小時。

* 形象工程成陞官法寶

從多個高官的腐敗案中,可以看出,領導們無不熱衷於形象工程,正如「官場奇才」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所說,「只要你能搞出政績,就算你能,能上,但關健不是讓百姓看到政績,要讓領導看到政績」。

襄樊城區不到50萬人口,近年來卻好大喜功地興建或擴建了十多個城市廣場。僅諸葛亮廣場一個,投資據說近億元人民幣。而且這些工程多數都屬於暗箱操作。
襄樊市一位人文學者說,近兩年襄樊市搞建設,雖然某些方面確實改善了城市形象,方便了群眾生活,但把今後五年的錢都花光了。

而王懷忠在阜陽搞的幾大形象工程至少透支了未來10年的財力。

有評論家認為,神舟五號載人太空飛行與其他許多類似的大型項目一樣,也是一種「形象工程」,是中央政府的「形象工程」。上行下效,於是舉國上下大上「形象工程」就不足為奇了。

* 「一把手」絕對權力是腐敗根源

中國大陸政治體制講求一黨專政及權力高度集中,強調「一把手負全責」、「黨委統一領導」,但缺乏有效監督機制,導致出現以權謀私等貪腐行為,但對省部級幹部的監管是個令北京當局頭疼的問題。

中國大陸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杜鋼建杜鋼建指出,如何監管與現行體制不無關係,很多對下級官員行之有效的監督體制到省一級就失效了,省內的人大、紀檢都無法對省部級幹部形成有效的監督,形成真空地帶。

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李強認為,由於沒有有效的機制制約地區和部門權力,地方一把手往往將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集於一身,地區的權力演變成某些個人的權力,而絕對的權力成為腐敗的根源。

為了監管省部級幹部,北京當局成立中央巡視組,讓中央級高官直接監督省部級官員。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有人質疑:中央巡視組誰來監督?中央領導人又該派誰來監督?

2003年9月28日在紐約舉行的「江澤民與政治腐敗」研討會上,海外學者認為今日中國腐敗之源在於政治腐敗,江澤民政權下的十三年腐敗急劇增長,他對於今日中國的政治腐敗負有不可推卸的最大責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明陽:專橫跋扈中國財政部
中日數字對比
十二信訪案例紀實--中國社會的縮影
殷明輝:定靜齋報話(二十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