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情局幹員指伊恐怖份子善用孫子兵法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一日專電)最近以來,不只是美軍在伊拉克遭遇伏擊的消息頻傳,美國的盟邦也深受恐怖份子的威脅。這些恐怖份子只是對海珊死忠的散兵游勇?還是有謀略有組織的游擊隊?一位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幹員認為:他們是善用「孫子兵法」謀攻篇的部隊。

在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九年間擔任中情局在阿富汗幹員的米爾特.比爾登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分析伊拉克恐怖份子的行動模式和當年阿富汗對抗蘇聯佔領軍的游擊隊非常相似,而他們的戰略應該是取法於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兵法家孫子。

比爾登指出,以他和阿富汗游擊隊聯合作戰的經驗來觀察目前美國面對的恐怖份子,他認為,美國政府將這些游擊隊歸類為是一些對海珊死忠的黨羽、罪犯和國外的恐怖份子在做困獸之鬥,未免是太小看這些人了。他提醒美國和英國政府,從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以來的種種發展來看,這些恐怖份子可能有相當完整的戰略。

美軍進攻巴格達時原來預期會遭遇頑強的抵抗,甚至陷入喋血巷戰,結果卻不然。比爾登指出,伊拉克部隊似乎憑空消失的情況也許並非偶然,而是海珊有心讓美軍撲空的戰略。

「上者伐謀」|比爾登認為,海珊運用了「孫子兵法」的謀攻篇,深諳「用兵之道以計謀取勝為上」。海珊並沒有贏得戰爭;但是,接管伊拉克的美國,遇到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戰爭其實尚未結束。

比爾登指出,在美軍接管伊拉克之後,神出鬼沒的游擊隊讓伊拉克始終在戰爭狀態中,而且游擊隊也對美國的盟友展開報復行動。「其次伐交」|藉著攻擊約旦在巴格達的使館和襲擊聯合國等行動讓美國的支持者心生畏懼以瓦解美軍的外交|也是游擊隊取法於孫子的戰略。

他指出,自從游擊隊展開一連串的攻擊行動,許多阿拉伯國家在巴格達的使館都和美英保持距離;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也將聯合國人員撤離巴格達;包括國際紅十字會等救援組織都減少了他們在巴格達的活動;即使是當初最支持美英盟軍的西班牙都撤離了部份在巴格達的外交人員。

比爾登指出,恐怖游擊隊份子最近以來已經展開「孫子兵法」提到的「其次伐兵」|密集的武力攻擊行動。從他們的攻擊目標和使用的武器來看,似乎不可能只是一些罪犯或是散兵游勇。

他認為,這些恐怖攻擊行動有兩重目的|造成重大傷亡;同時,在盟軍大舉追緝凶手時,引發當地百姓對盟軍的反感。

比爾登指出,當年在阿富汗他親眼所見,只要有一個當地人被蘇聯部隊殺害,起碼會有六個家人的親友會拿起武器,加入反抗軍的行列;也許在伊拉克的情況也不出其右。

在中情局工作了三十年的比爾登,特別提出孫子強調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指出,「二十世紀的歷史有兩大顯而易見的教訓:沒有一個國家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發動戰爭曾經贏過;而每一個以民族主義為本,來對抗外國佔領者的游擊戰終究都會成功。」

他特別強調,分析伊拉克的現狀,並無意討論美國是否應該進入伊拉克,也不在於討論伊拉克恐怖游擊隊會不會持續纏鬥下去,只是要點明未來情況的發展可能會有多艱難。

相關新聞
布什:華府洩密情況太普遍了
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希望獨立調查洩密案
中情局密探身分洩露案調查層面擴大
華盛頓郵報:布什不涉入密探身分曝光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