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和學生行為規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

標籤:

【大紀元記者石具12月25日紐約報導】紐約市議會議長米勒(Gifford Miller)和教師聯合會主席蘭迪(Randi Weingarten)在曼哈頓中城華盛頓愛爾文高中門前舉行記者會﹐提請市政府及各界關注學校安全和行為規範問題。

學校管理協會副主席勞根(Ernest Logan)說﹐良好的學校和課堂秩序是學校執行教育任務的基礎。但是在去年﹐351個特殊教育的管理人員被裁員﹐而這些人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是維持學校正常秩序的重要環節。現在學校的安全秩序問題越來越顯著。就在上週﹐我們和彭博市長及教育部門官員會談﹐他們已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希望彭博市長能做出反應。

教師聯合會主席蘭迪說﹐學校就像一個社區﹐當出現問題時﹐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想辦法﹐特別是把解決方法落實到位。我們正積極召集一個有各方參加的公聽會﹐把學校安全及學生行為規範問題提出來﹐聽取各方意見。

中美不同的儿童教育觀根源于不同的文化﹐這也造成了中美兩國在儿童教育觀和兒童行為上存在著許多差异。在美國的學校里﹐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机會很多﹐教師們也極力鼓勵幼儿自由發揮、自由創造。美國人強調個體差异﹐在美國的幼儿園中﹐集體活動很少﹐教師總是根据孩子不同的個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動。美國的教育屬于個人中心型﹐重視個性、突出個人﹐教師有差別地對待幼儿﹐是為了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別于他人的獨特個體。而中國的孩子們更多地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強調集體利益﹐犧牲個人。

中國人重結果、重技能的掌握;美國人重過程、重能力的培養﹐因此著重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美國人重在參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體驗的感受以及發展的能力。中國人重完美﹐無論學什么﹐「不學則已﹐要學就得學好」;無論干什麼﹐「不干則已﹐要干就得干好」。因此﹐對于中國人來說 ﹐只有獲得獎勵、奪冠等成就﹐學習過程的意義才受到肯定。

中美文化教育的差異各有長短﹐有想象力及注重能力的培養顧然好﹐但是過渡的放縱勢必造成學生魔性的發作﹐而過早的強調結果而強迫學生干不感興趣的事也是對童心的摧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被指登陸扮密使 張榮恭駁斥
阿富汗國際維和使命將擴大
美國政府準備收緊汽車耗油標準
【舊文回顧】杜導斌:警惕、預防和抵制中國網路的「23條」立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