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繼續反戰示威

標籤:

【大紀元2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毅然默爾本2月16日報導) 反對對伊拉克戰爭的示威抗議繼續在亞太地區舉行。這次的遊行與30年前的反對越戰遊 行極為類似。

*澳洲越戰以來最大反戰遊行*

連續第三天,澳大利亞各大城市紛紛舉行反對攻打伊拉克的遊行示威。今天,有超過40萬人走上街頭,表達他們反戰的心聲。在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大約25萬人匯集在市中心的海德公園內,傾聽反戰人士的演講。盡管悉尼的人數無法與歐洲大城市反戰示威的人數相提並論,但是這次示威的規模已經是30多年前越南戰爭結束以來最大的一次。據報導,很多參加今天遊行活動的人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以參加示威活動的方式,表達對堪培拉,以及美國外交政策不滿的人。他們中有不同膚色、宗教信仰、年齡、以及社會階層的人士。一位示威者說:“我們不需要戰爭。這對誰來說都不是件好事。”另一位示威者說:“澳大利亞政府過於盲目地跟從美國。”

在北部城市布裡斯班和南部阿得萊德,各有10多萬人參加了類似的示威抗議。最北端的達爾文的示威群眾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將已經集結在海灣地區的兩千名士兵調離那裡,並給予和平一個機會。昨天,澳大利亞其他大城市-首都堪培拉、霍巴特、西海岸的佩斯市,以及不少鄉鎮城市也有為數不少的反戰人士參加遊行。兩天前,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一個由15萬人參加的反戰遊行拉開了這世界一系列抗議活動的序幕。

*霍華德:遊行不反映民意*

然而,面對這些規模龐大的反戰遊行,剛剛結束為期一周對美國、英國和印尼訪問回國的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卻不認為反戰遊行會改變堪培拉堅定支持華盛頓軍事打擊伊拉克的立場。他說大遊行不反映民意。他在接受澳大利亞7號電視台的採訪時說,“人們不能光從參加示威的人數就來衡量民意。” 他說,戰略上講,澳大利亞在安全方面與美國的安全聯盟比與聯合國的聯盟更重要。他還指出他本人雖然尊重聯合國,但是他不願意將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決策權交給聯合國安理會。霍華德總理說如果安理會提出的有關伊拉克的第二個決議案沒有給出一個清楚的信號,那麼堪培拉有權無視安理會的決議內容。

*唐納:反戰遊行作用不大*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唐納卻表示這種反戰遊行作用並不大。他說:“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樣的口號很容易說,但是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的簡單。大家可以上街遊行,但是這能對消除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什麼作用呢?”昨天和今天,亞太各地也都相繼舉行了反對攻打伊拉克的遊行示威。在新西蘭,一萬餘人在該國最大城市-奧克蘭市和首都惠靈頓,手舉著寫著“布什、布萊爾、霍華德是邪惡軸心”標語牌,並且一度使交通中斷。

*新馬示威反戰*

新西蘭總理克拉克表示她支持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繼續他們在伊拉克境內的武檢工作。她同時指出目前她不支持請求聯合國就伊拉克問題做出第二個決議案的呼籲。在泰國首都曼谷,至少5000名反戰的和平示威者在美國駐泰國大使館外舉行遊行,要求不要以武力來解決當前的伊拉克危機。

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超過兩千人違反警方的禁令,舉行“要和平,不要戰爭”的示威活動。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更是表示無論聯合國是否決定對伊拉克開戰,他都會反對戰爭。同時,一個名為“馬來西亞和平”的組織還計劃在本月底舉行大規模的示威反戰活動,並將一份由超過一百萬人簽名的反戰聲明交到總理馬哈蒂爾手中。該組織的負責人沙裡夫介紹說:“我們計劃於2月23號,在吉隆坡的全國體育館舉行有20萬人參加的全國和平集會。我們將把這個百萬人聯名的宣言交給馬哈蒂爾總理,並請他於第二天,代表這些人向不結盟國家會議表達反戰的立場。”

看來,如果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決定對伊開戰,在亞太地區所可能面對的阻力是不小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菁英論壇】中國經濟面臨三連爆
質疑圖利開發商 紐約市五區居民反彈「應許城市」
巴以衝突爆發後首次以色列大遊行 警局嚴陣以待
109分局社區聯絡官黃凌欽 晉陞為警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