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时报》美国版395期-国际纵横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國際刑警通緝秘魯前總統
 ──國際刑事法庭十八位法官宣誓就職



圖﹕國際刑事法庭18位法官3月11日在海牙宣誓就職。(法新社)

  【大紀元訊】國際刑警組織已經發出逮捕令,通緝秘魯前總統籐森。秘魯當局希望可以把他從日本引渡回國,面對有關違反人道罪的指控。
  據BBC報導,籐森在1990到2000年擔任秘魯總統,兩年前一次貪污舞弊醜聞曝光後逃到日本。秘魯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負責人曾經親到日本,希望可以與他面談,但是被他拒絕。
  籐森聲稱有關方面打算迫害他。不過,秘魯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萊內爾提出反駁說,籐森拒絕面談是對秘魯國內20年內部動亂中喪生的三萬人的侮辱。
  與此同時,國際刑事法庭18位法官(11男7女)3月11日在海牙宣誓就職,他們將接理審判任何國家不能或不願審判的案件,被審判者從國家元首到普通公民。人們歡呼這是自希特勒的支持者在紐倫堡被審判以來,最大的法律里程碑。荷蘭女王畢翠克絲與部長們出席了在荷蘭國會舉行的就職典禮。
  據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在大會中說,被引誘或被迫從事極其惡劣罪行的人,應該予以遏阻,因有朝一日他們個人將被要求對那些罪行負責。
  國際刑事法庭是5年前依據羅馬條約設置,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審理戰爭罪行、大屠殺及違反人道罪行的常設法庭,以國際法專家柯希為主席。目前有89個國家簽約認同它的司法權。
  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全都反對建立這個法庭。華盛頓尤其擔心美國軍隊可能面對政治動機的起訴。美國目前已與24個國家簽署雙邊條約,它們不接受這個法庭的司法權。
  但國際刑事法庭在實際審理訴訟案2002年7月1日之後的罪行之前,還需要有檢察官。國際刑事法庭的成員國將在4月間經共識遴選出一位檢察官,因為他們恐怕進行選舉會導致泛政治化。而目前該法庭已收到的200多樁控訴案。
  就在同一天,據路透社報導,印尼特別人權法庭判定穆伊茲將軍因為在1999年東帝汶脫離印尼的全民公決期間沒有阻止當地的民兵攻擊平民導致30人死亡而犯下了反人道罪。而以南斯拉夫前首腦米洛舍維奇為首的政府人士早已紛紛被告上海牙國際戰爭罪法庭。繼中共前總理李鵬在美國被起訴成功後,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也被告上了美國法庭。
  隨著國際民主潮流的推進,人們希望21世紀將進入一個正義的新紀元。◇

美國上月裁員30萬人
  ──歐洲財團巨虧 日股市跌新低

  【大紀元訊】美國企業界在2月份裁員大幅上昇至30萬8千人,失業率也上昇至5.8%﹐達到自2001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來的最高水平,讓金融市場大吃一驚,也顯示美國現有的經濟狀況十分虛弱。 美國商務部12日公佈,由於出口上揚、進口減少,1月份美國貿易逆差縮小至411億美元,赤字改善的幅度還超過市調預期。不過,儘管逆差縮小,1月份逆差仍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二高的貿易赤字,僅次於去年12月創下的最高貿易赤字記錄448億美元。
  歐洲的股票12日下跌到七年來的最低點。股市的暴跌正值投資者已經擔心歐洲經濟處於疲軟狀態之際。歐洲華爾街日報11日報導,受到歐洲股市持續三年不振以及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晚期過度擴張的拖累,歐洲大企業至今仍飽受債臺高築以及大幅勾銷資產價格縮水之苦,並導致去年業績紛紛創下當地企業史上的新高虧損記錄。分析師表示,儘管這些企業持續改善財務體質,但預計至少還需兩年才有可能康復。
  據BBC報導,日本東京股市11日再度跌破20年來的最低點, 日經平均指數跌幅達2.2%。和13年前的高檔相比,東京股市已經跌掉了80%的價值。日本一家主流報紙《日本經濟新聞》2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向亞洲國家紛紛輸出「通貨緊縮」,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及勞動力成本低廉,造成亞洲地區工資收入和房產價格下跌,導致通貨緊縮的擴散。此前,日本《讀賣新聞》1月28日發表題為《中國出口增長加劇日本通貨緊縮》的文章,指責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日本國內的通貨緊縮。在七國財長開會當中,日本財相鹽川正十郎再次譴責和抗議中國的人民幣政策,說中國不斷加大向日本輸出廉價產品,是日本通貨緊縮的重大原因,再次提出人民幣應該升值。他說:「不僅日本的通縮是因為進口了太多的中國廉價商品,而且整個全球經濟不景氣也源於此。」◇

教皇詩集稱至死不退休



圖為教皇保羅二世檔案照。(法新社)

  【大紀元訊】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出版了就任20多年來的第一本詩集《羅馬三部曲》(Roman Triptych) ,以波蘭、英、法、西班牙、義大利和德語發行。全書分為三部分:「河流」、「對創世記的默想:在西斯汀教堂的門檻上」和「地獄的山丘」,講述他對自然以及生死的思考。教皇在書中明確表示沒有退休計劃。
  據報導,詩集厚40 頁,收錄的詩全部寫於2002年9月14日教皇到訪波蘭的「心靈朝聖之旅」之後。詩集內附米開朗基羅的畫作和二頁教皇手稿照片。波蘭版還附送一張由著名演員朗讀的CD。
  在詩集的第一部份,教皇對從山邊流下的河流感到好奇,他寫道,若要探其源頭,「你必須逆流而上」。教皇顧問拉青格大主教說,這部份是瞭解詩集的關鍵,他說:「文中的心靈朝聖之旅,是朝向源頭的,在到達時,令人驚訝的是,「開始」亦啟示了「終結」。」
  雖然外界曾推測,82歲患有帕金森氏症和關節炎的教皇,會在2002年8月完成波蘭之旅後宣佈退休,但教皇返回教廷後明確表示,會繼續留任直至去世。他在詩集中也有所暗示,他在詩中描述了1978年他被推舉為教皇的西斯汀教堂:「此事會再發生,當我死後有此需要時」,說明教皇希望在他死後才選新教皇。◇

中國留學生赴美拒簽增多

  【大紀元訊】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3月10日 舉行了聽證,請代表不同組織的八名代表就中國的人權和法制建設提供情況。在這次聽證會上作證的八位代表是,紐約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主席周奇錕、中國聯合會的代表克魯克、維吾爾美國協會的代表土爾克爾、國防信息中心的陳雅莉、海外中國民主聯合會的代表黃慈平、西藏活動人士丹增和盧德布吉,還有國際因特網諮詢人士沃爾頓。
  紐約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主席周奇錕第一個發言。他講述了,過去一段時期,越來越多中國大陸試圖到美國留學的學生被拒簽,越來越多已經在美國學習一段時間的中國學生在探親後返回美國時被拒簽的事情。周奇錕表示,他的組織認為,多數中國學生被拒簽的原因是政治方面的考慮。他表示,決大多數中國學生不願捲入政治問題。他們不能來美國學習或繼續他們在美國的研究,不僅是對他們本人的巨大損失,也是對美國學術界和研究項目的巨大損失。周奇錕敦促美國簽證當局不要利用反恐形勢排斥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

伊拉克爭端專題報導
 



圖﹕(法新社)

隨著對伊戰爭的迫近,各方人士反應如何,請看本報專題報導。
戰爭迫近 美擔心薩達姆陰謀—薩達姆百萬購寶石 準備後路﹖

  【大紀元訊】美國國防部在6日表示,由於預期戰爭將會爆發,伊拉克也許已開始準備摧毀其油田。國防部說,它接獲的情報顯示,伊拉克不僅計劃採取經濟恐怖主義行動,或許也已開始準備著手這些行動。
伊方恐怖陰謀?
  隨著華盛頓當局威脅要將薩達姆的統治帶入「末日」,美國反恐官員們還擔心,由於在傳統形式的戰場上伊拉克遠處劣勢,薩達姆正在尋求用自己的方式回擊,這意味著無數的恐怖陰謀可能發生:從與本拉登合作,暗中謀殺海外美國公民,到在美國心臟地帶發動生化攻擊。
  英國太陽報11日詳細披露了薩達姆總統府地下的「元首堡壘」。報導稱,這座耗資1億6683萬新元的堡壘是模仿納粹頭子希特勒最後自殺的地下堡壘建造的,位於地下100公尺,門戶全部為鋼鐵製造,牆壁厚達3公尺,以達到「北約標準」。內部的豪華裝修會讓你目瞪口呆。堡壘中的指揮中心就是一個迷你型五角大樓,裏面有錄影設備以及能與戰場聯絡的通訊系統。一個逃生通道出口竟在底格裏斯河底,出口的大門重3噸。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則引述消息人士稱,薩達姆早前秘密派了其私人珠寶商從巴格達出發,經由約旦前往曼谷,在那裏購買價值百萬美元計的寶石,令人懷疑他可能在計劃逃走或讓家人出走,想把家財變換成比大疊鈔票更易收藏和攜帶寶石上路。
美國繼續施壓
  另外﹐美國空軍11日在佛羅里達州西北部成功地爆炸了一顆重2萬1千磅的摩押(MOAB)炸彈,這種被稱為炸彈之母的炸彈比美國現有最強的非核性炸彈還要強40%,但殺傷力仍遠遠不如核武器。國防部官員提示, 這次試驗是戰前送給伊拉克的一個資訊,顯示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理查?邁爾斯表示,目前有22萬5千美國士兵在海灣地區,如果總統一聲令下,他們就準備解除伊拉克的武裝。
  據報導﹐分隔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帶電鐵絲網圍欄出現了七個大洞,大小足夠坦克車通過。聯合國官員說,他們瞭解到一家南非公司正受僱準備在邊界非軍事區鐵絲網上切開通道。觀察家認為,私人公司受僱切出的這些口子顯然是為了進攻伊拉克所作進行的準備。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美國海軍第八艘航空母艦「企業」號及其所屬戰鬥艦群也加入戰備,目前正在大西洋,朝既定目標前進。另外,小鷹號、星座號、林肯號3艘航母已在阿拉伯灣待命,羅斯福號、杜魯門號在地中海,尼米茲號在太平洋,喀爾文森號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這是美國海軍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同一時間在海上部署最多航空母艦。
  另據外電報導,土耳其軍方不顧國會決議,已開始接納美軍進入土國邊境,在伊拉克邊境集結,開闢新戰場。
英首相舌戰群儒
  針對「美英發動伊拉克戰爭,意在伊拉克石油」之說,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出席美國全球性流行音樂電視頻道MTV在倫敦主辦的一場有來自24個國家,包括伊拉克、瑞典、美國和英國的40人參加的60分鐘的題為「戰爭就是答案嗎」的論壇時說:「這場戰爭不是為了石油,伊拉克的石油不是給你或者我,既不是給英國,更不是給美國……如果硬要說戰爭跟石油有關,那就是『陰謀論』。」他說,戰後的石油會交由聯合國監管,最終只會惠及伊拉克人民。
  布萊爾回應題目時表示:「不是,那不是首要答案。」他說寧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自動流亡,也不想派士兵去打仗,「薩達姆理應無條件配合武檢人員的要求,但他沒有做到。所以我認為聯合國要上前一步,清楚表明薩達姆若不解除武裝,便要面對戰爭。」◇

聯合國人員撤出伊拉克
傳薩達姆暗中求和 布什拒絕

  【大紀元訊】聯合國工作人員聲稱,聯合國相關機構打算在3月14日前撤出非重要工作人員,僅在伊境內保留最少量的工作人員做善後工作。此前,駐巴格達的多數外國使館已經將他們絕大多數的工作人員撤回國。
  據BBC報導,俄國緊急事務部正安排3月9日之前用4架從巴格達起飛的飛機把在伊拉克的建築工地工作的約700多名俄國專家和建築工人帶出伊拉克。
  在聯合國就美英西提出的新決議案表決之前,先是武檢團長布利克斯指美國提供不真實物證,所後華盛頓又指責布利克斯在口頭報告中故意忽略伊拉克具威脅性的無人駕駛飛機的情況。儘管美英表示願意修改17日的最後截止日期,但美國也暗示,倘若新決議不能獲通過,美國不排除提早在決議案截止日期前對伊動武。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英等國也可能不再提交議案而直接動武,已避免被否決的尷尬。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在接受阿拉伯文報章訪問時,促請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解除武裝問題上,作出確實的改變以避免戰禍。
  據稱,梵蒂岡和沙特等溫和的阿拉伯國家已秘密部署,準備隨時向安理會提出一份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流亡計劃。
  而沙特一份報章引述沙特官員稱,薩達姆請卡塔爾外交部長阿薩尼向布什轉交求和信,承諾「只要伊拉克的政權不易手,願意徹底跟美國合作」。據稱這是薩達姆第二次表示願意屈服而保位。但報導說布什拒絕了這封信。◇

花絮:CNN砸大錢搶第一

  據「亞洲華爾街日報」11日報導,曾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新聞戰一路領先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次撥出三千萬美元購買越野採訪車並派遣約250人的龐大採訪隊伍到伊拉克,一旦伊戰打響,CNN希望再度獨佔螯頭,成為觀眾首選的新聞台。據報導,CNN的新聞總監喬丹已在科威特指揮坐鎮。
  收視率調查顯示,一旦發生重大的突發新聞,CNN依舊是多數觀眾的首選。連其他新聞台都坦承,CNN的影響力受到全球領袖肯定。CNN的收視率目前已掉到福克斯(FOX)新聞網之後,所以CNN近期以高薪從FOX挖來明星女主播寶拉讚恩與宗毓華。
  海灣戰爭期間,CNN是唯一能和巴格達記者連線進行實況轉播的新聞台。這次FOX與MSNBC也都全力以赴,其中哥倫比亞電視臺(CBS)主播丹拉瑟先聲奪人,取得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獨家專訪。◇

背景:安理會否決權及應用

  事實上,「否決權」一詞並未出現在聯合國憲章中。所謂否決權是指,聯合國非程式性事項的決議需要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9個理事國的贊成票、包括5個常任理事國的一致讚成方可通過。這樣每個常任理事國在安理會內就享有一票否決權。否決權制度的構思是,大國必須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擔負主要責任。
  如果聯合國廢棄否決權體制的話,安理會成員國的多數意見就將起到決定性作用。但前提是,改革後的安理會必須有足夠的權力和資金貫徹實施自己通過的決議。但根據目前的做法,安理會全部預算中將近五成來自常任理事國繳納的會費。此外,修改聯合國憲章又需要首先得到這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同意。
否決記錄
  前蘇聯/俄羅斯:120次(其中前蘇聯解體後僅有兩次)美國:76次,共曾阻止批評以色列的35項決議草案英國:32次,其中23次與美國聯手,其他”單兵作戰”否決決議草案都與辛巴威有關法國:18次,其中13次是與美國、英國聯手中國:5次◇

新加坡大學生找工難

  【大紀元訊】根據最新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近來一跌再跌﹐他們找工作所花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而打短期工的畢業生則有增加的趨勢。目前經濟衰退打擊面廣﹐不管那一所大學﹐那一科系﹐都面臨求職的困境﹐以前那種一畢業便有工作的一等美事已成歷史。
  這項報告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分別向它們的畢業生調查得到的。調查結果在一向視大學畢業生為社會菁英和國家棟樑的新加坡社會﹐引起相當程度的驚覺和震撼﹐大家悚然警覺﹐星國經濟不景氣的浪潮竟然已經襲向社會的菁英群了。
  新加坡近年來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失業率顯著上昇。上一季的失業率是4.2%。可是展望經濟前景﹐由於美國與伊拉克可能打仗﹐前景不明朗﹐更讓政府領導人憂心忡忡。在這種大氣候下﹐新加坡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從前年起就下滑﹐去年情況並沒有好轉。
  政府也不遺餘力地為大學畢業生尋找工作機會。不過﹐悲觀的警訊最近陸續自政府首長口中傳出﹐認為新加坡眼前所面對的經濟困境﹐還不算是到了谷底﹐更糟的情況可能會出現。伊拉克一旦爆發戰事﹐全球經濟在接下來幾個月﹐必將因為油價高漲而大受影響﹐新加坡也不例外。◇

朝鮮挑釁 各國克制

  【大紀元訊】《紐約時報》報導說,攔截美國偵察機的四架朝鮮戰鬥機試圖強迫美國飛機在朝鮮降落,並且扣押機組人員作人質。據BBC報導,美國偵察機在朝鮮半島附近遭到朝鮮戰鬥機攔截後,美國已經向朝鮮提出抗議。
  南韓國防部表示,北韓10日再度試射一枚巡弋飛彈進入日本海,試圖升高東北亞緊張。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則淡化這次試射飛彈的重要性,韓國國防部長官發表聲明,敦促北韓停止導致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級的軍事行動。
  另據報導,日本防衛廳發言人8日表示,從3月9日到12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將與美國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分析家擔心,隨著美國對伊開戰的態勢日趨明朗,北韓很可能會同步升高其挑釁行為。
  北韓在2月24日南韓新任總統盧武鉉就職前夕,從朝鮮半島東岸向日本海發射一枚反艦短程飛彈。北韓還擁有射程1300公里的「蘆洞一型」飛彈、2500公里的「大浦洞一型」飛彈、6000公里的「大浦洞二型」飛彈。◇

波音售中國高技術被罰

  【大紀元訊】由於被控在上世紀90年代間非法對中國輸出火箭及衛星技術,美國波音公司及休斯公司5日宣佈同意支付高達3200萬美元罰款。美國官員指出,這是美國歷來關於武器輸出的最大一筆民事訴訟罰款。
  紐約時報報導說,美國國務院是在兩個月前對這兩家公司提出起訴。波音及休斯公司在一項聯合聲明中指出,他們「對於應該取得許可而未取得一事深感遺憾」,聲明中也承認他們所犯錯誤的本質及嚴肅性,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利益造成損害。◇

新聞簡訊

新一代20元美鈔改頭換面
  美國聯邦政府預定本月27日正式宣佈新一代20元美鈔的設計,此種新鈔將自今年秋天開始流通。新20元美鈔的背景將使用鮮明而細緻的色彩,不使用綠色,這將是美鈔現代史上的創舉。
烏克蘭反總統遊行
  烏克蘭政治反對派3月9日舉行今年第一次全國性反政府集會,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走上街頭﹐指責烏克蘭總統庫奇馬腐敗墮落﹐濫用權力﹐他們要求提前舉行選舉。
油國組織稱石油充足
  11日準備在維也納參加會議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各國石油部長表示,儘管伊拉克戰爭的威脅迫在眉睫,但是有足夠的石油保障世界石油市場的需求。現在世界石油價格正在接近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曾經達到的每桶41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
美凍結津國高官資產
  美國凍結了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和另外76名津巴布韋官員的資產,並禁止美國人同津巴布韋官員做任何交易。布什總統7日說,兩年多來,津巴布韋政府有計劃地破壞民主機制,使用暴力、恐嚇和壓制手段,鎮壓反對派。
利比亞願賠償洛克比空難
  利比亞願意承擔洛克比空難事件上爆炸責任以及為遇難者家庭提供賠償。該協定將為聯合國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鋪平道路。這同時也將終止美國對利比亞的制裁。
古巴威脅關閉美外交使團
  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威脅要關閉美國駐哈瓦那的外交使團,因為華盛頓正試圖破壞他的共產黨一黨政府。卡斯特羅被古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一致選舉擔任第6個5年主席後,稱為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家領導人。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