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工研院研發醫院接觸史追蹤管制系統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3日訊】據中央社台北十三日報導,SARS之後讓所有醫療院所深刻體驗人員追蹤管制和追查感染源的重要,台灣工研院系統中心以現有的門禁管制系統技術及國際市場取得的RFID系統,研發出醫療院所接觸史追蹤管制系統,並在新竹的東元醫院測試。這套系統最大的好處是追查和隔離疑似感染病例的時間從兩天縮短為二十分鐘以內。

工研院系統中心表示,新竹地區由於管控良好,並未受到SARS衝擊,但為了預防SARS及其他傳染病未來侵襲,位於竹北東元醫院全力配合工研院進行這個管制系統的導入測試,以提供大新竹地區醫療資源的更大保障。這項導入測試成功後,預計可進一步應用這個系統到其他更大型醫院。

工研院系統中心已建立電子辨識科技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動態追蹤管制系統技術,可用來建構一套完整的醫療院所人員到院追蹤管控系統,其中包含RFID人員動態追蹤系統、RFID門禁管制警示系統,提供與疑似病例接觸的所有人員地點資訊,以加速並落實後續人員隔離。

系統中心系統工程組組長袁啟亞表示,這套系統的運作方式,是利用醫院員工身上配戴識別卡大小的電子標籤,通過醫院各處所設定的讀取器感應線圈,讀取器再將進出資料傳送到後端大型應用系統儲存,以紀錄所有員工的行蹤,透過這種方式,醫院可大幅縮短追蹤醫護人員時間,由兩天降為二十分鐘。

袁啟亞指出,這套系統與一般刷卡管制門禁的方式不同,這套系統可以精確地紀錄位置時間外,還可以減少設置管制門的費用,一個管制點安裝下來只需十萬元。目前新加坡也開發出類似系統,正在兩家醫院測試中,這些系統的原理其實都很接近,都是源自於美國國防部後勤物流管理系統的概念。

袁啟亞說,系統中心計畫於未來將針對台灣所有可能的傳染病疫情進行「傳染病疫情追蹤管制系統」,這個系統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能全程嚴密管制、迅速執行居家隔離管制及廢棄物處理的系統。當人們被懷疑可能與受到感染的人接觸時,透過這個系統與各醫療院所連線查詢,衛生單位發出居家隔離正確通知,可以立即分析需居家隔離人員的地理分布位置。

至於居家隔離及醫療院所產生的感染性廢棄物,於衛生單位發出居家隔離通知的同一時間即啟動此系統,運用全球定位系統 (GPS)全程追蹤管制專用垃圾車載運,而相關單位可即時掌握垃圾車的行蹤,當有異常時,可立即糾正,以防止其四處擴散。最重要的是透明化的動態追蹤資訊,可以消除人民疑慮,避免產生抗爭。結合「傳染病疫情追蹤管制系統」與「醫療院所接觸史RFID追蹤管制系統」,各防疫和行政單位等可以即時且確實地掌握整個處理流程的動態資訊,進而防止類似如SARS疫情般的院內感染管制問題再度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