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單分不分紅選擇看個人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6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惠╱專題報導  台灣消費者近來若有留意壽險商品的發展,可能會常常聽到「分紅保單」與「不分紅保單」的名詞,心中也不免納悶,難道保單也有2種?究竟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分不分紅又有什麼差別呢?

 自2002年12月30日台灣財政部公佈「不分紅與分紅人壽保險單之實施方式」以來,即預告了現行市面上的「強制分紅保單」將於今年底走入歷史,從2004年1月1日起,壽險保單只分為「分紅保單」與「不分紅保單」2大類別。

 為了讓業者能有更自由的保單分紅空間,過去壽險保單強制分紅的制度也將在今年底劃上句點。未來民眾可就「分紅保單」與「不分紅保單」,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障,下半年度的保險市場也將掀起另一波激戰。

 今年起,多家保險業者已陸續將分紅保單與不分紅保單送交財政部保險司審核。目前已經通過3張不分紅保單,分別是國泰天才寶貝不分紅保單、南山6年期66大順不分紅養老保險、富邦不分紅終身壽險;至於分紅保單也已有多家送件,包括宏利、中壽等,皆在審核當中。

 保險公司不但可依各家經驗值或死亡率較低的「第4回合生命表」來計算保費,也會將未來投資獲利的部分提早反應在保費當中,因此預定利率較高,以目前通過的不分紅保單為例,約在3%左右,保費也便宜將近20%。

 富邦人壽產品經理黃國祥表示,消費者可以評估自己購買保險的需求,如主要在獲得基本層面的保障,加上手邊的資金運用有限,值此利率下滑、保費節節高漲的年代,即可以考慮不分紅保單相同保障、較低保費的選擇。

 至於分紅保單方面,則是保險公司將公司經營的獲利回歸到保戶身上,其中保戶所能獲得的分配比重為7成,股東為3成;但如果當年度公司發生虧損時,保戶就無法獲得紅利分派。

 也正因為分紅保單可以參與公司未來的盈餘分配,所以保費比現行強制分紅保單及不分紅保單都貴上許多,較適合資金充裕、對保險公司未來獲利空間抱持樂觀的消費者,而選擇財務穩健、經營績效優的公司,才能確保分紅機會。

 因此,未來消費者買了某家保險公司的分紅保單,就彷彿兼具保戶與投資者的角色,當公司賺錢時保戶就能享有紅利,這也顯示有意涉足分紅保單市場的保險業者,將來皆須各顯神通、爭取保戶青睞。

 以台灣目前的低利率環境,就長期的終身壽險而言,未來分紅保單也可望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由於下半年度市面上,將會出現強制分紅保單、分紅保單、不分紅保單一起流通的情形,消費者在琳瑯滿目的保險商品中,可得先釐清保單的屬性,睜亮雙眼,因為分不分紅,可是關係到保費多寡、紅利分配及消費者個人的荷包大小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消基會:電動窗可能夾傷人  車商應加註警語
中國出口增長但進口大幅收縮 經濟前景不明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中產階級——中共經濟衰敗的最大焦慮群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