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在亞太實行戰略新布局

標籤:

【大紀元6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毅然墨爾本6月3日報導) 美國在亞太地區將實行新的戰略布局。日本和澳大利亞將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地區戰略分析家認為美國還會把新加坡和菲律賓當作戰略中轉站。

*澳大利亞日本成為更重要盟國*

美國知名民間智囊機構-《戰略預測》在近來的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伊拉克戰爭剛剛結束,布什總統就在短時間內會晤了5個亞太地區的領導人。這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日本首相小泉純一朗、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以及韓國總統盧武鉉。然而從接待這些亞洲領袖的級別上似乎可以看出美國對亞洲事務的看法。這份分析文章中說霍華德總理和小泉首相受邀到布什總統的私人農場,與布什會面。阿羅約總統參加了盛大的國宴,吳作棟總理則帶著雙邊自由貿易協議而歸,只有南韓總統盧武鉉只與布什總統短暫會見,似乎是空手而歸。

《戰略預測》的分析認為日本和澳大利亞是美國在亞太地區停靠的兩個重要盟國。目前,美國在日本駐紮著4萬美軍,而澳大利亞則是美國外交、戰略政策的積極地支持國。這篇文章指出在美國考慮重新分散其在亞太地區駐軍之時,澳大利亞和日本就成為了更為重要的盟國了。與此同時,新加坡和菲律賓則在戰略地理位置上對華盛頓來說十分重要。近來,新加坡剛剛完工特別為美國航空母艦的停靠而設計的碼頭。而馬尼拉則允許美軍把菲律賓當作是一個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培訓地和中轉站。

*美軍全面檢討世界軍力部署*

這篇分析文章又指出在另一方面,由於南韓政府在諸多問題上,尤其是在北韓問題上與華盛頓觀點不一致, 因此漢城曾經擁有的重要戰略地位已經開始動搖。有報導說南韓高級官員曾經促請美軍在朝鮮半島核危機結束之後,再重新調整駐守韓國美軍的數量,但是華盛頓方面拒絕了這一請求。看來,美國五角大樓的亞太戰略格局正在發生著急劇地變化。在不久前剛剛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行的由20個亞洲國家國防部長參加的地區安全防禦論壇會議的美國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說對於美國來說,目前的問題是如何在不削弱對亞洲地區的防禦承諾的同時,又不影響世界其他地區對美國軍力的需求。他髦法之一就是首先加強與這一地區盟國的合作。他證實美軍正在對世界軍力部署展開全面地檢討。

*跡象顯示澳洲將接納大批美軍*

沃爾福威茨還表示美國軍隊將會更多地使用它在亞洲和世界各地的臨時軍事基地,但是他並沒有詳細指出這些臨時軍事基地在哪些國家。據目前正在日本訪問的沃爾福威茨副部長說美國將會減少駐守日本沖繩島的美軍人數,以減少對當地民眾的負擔。目前,佔駐日美軍60%,約兩萬五千名美軍官兵駐守在沖繩島。另外,盡管沃爾福威茨副國防部長否認五角大樓有意在澳大利亞設立永久性的基地,並且將目前駐守沖繩島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的1萬5千名士兵調派澳大利亞,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澳大利亞政府正在通過其他途徑,允許大批美軍的進駐。

*美國海軍在澳海上換防實驗*

近來,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希爾已經表示堪培拉準備進一步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這包括增加與美軍展開更多的聯合軍事演習的數量,擴大美國海軍使用澳大利亞各地港口的權力。希爾國防布長說美國無意在澳大利亞設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而澳大利亞政府已經為提供美軍更多的合作與幫助做好了一切準備。其實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海軍已經在澳大利亞西部的佩斯市進行了首次所謂“海上換防”的實驗。一些已經在海灣地區執行過一段時間任務的美軍士兵在澳大利亞與另一批乘飛機抵達那裡的美軍交接工作。

澳大利亞國防學院的國防分析專家沃爾納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採訪時分析說:“短期來說,美國可能增派軍隊到澳大利亞進行更多的聯合軍事演習,但是這是屬於短期性的駐紮。另一方面,美國海軍戰艦訪問澳大利亞港口的機會可能會顯著增加,並且擴大美國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行動期間,將澳大利亞當作一個中轉站,在澳大利亞的港口進行美軍人員輪休替換以及進行軍事設施的維修和加油等工作,而不必回到美國大陸和夏威夷進行這些工作,使美國的軍事設施可以延長在這一地區的部署。”

*澳大利亞支持先發制人戰略*

他還認為這種美澳軍事合作將會給澳大利亞軍隊帶來益處。沃爾納說:“通過這項合作可以提高澳大利亞國防軍的戰鬥能力,因為他們借此機會接觸到美軍部隊可能參與戰鬥的環境和狀況。另一方面,澳大利亞與美國進行軍事合作,不但能夠與美國交換情報資訊並可以接觸到美國先進的軍事科技,學習美國發展出的一套以知識作為基礎的戰術。”同時,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還為先發制人的戰略再度表示了支持。他認為冷戰時期的威懾理論對於無賴國家和恐怖分子無效。因此,在新形勢下,對外國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以打擊恐怖分子、防止核武威脅。 希爾國防部長說這種做法其實並不違背聯合國憲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儿童基金會一份有關儿童境遇的報告
SARS為全球航空業帶來最嚴重的危機
APEC商界領袖籲採取迅速行動對抗SARS
中國軍力落後美國二十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