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加強推動自然保育政策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十七日電)近幾年港人的環保意識日益高漲,而當局也順應民意,推動各項環保政策。為了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育工作,當局今天宣布全盤檢討現行的自然保育政策,又提出一些建議,諮詢民意三個月。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已訂定新的自然保育政策,但需要諮詢公眾意見。新政策建議包括:實施計分制,以更客觀和有系統的方式,評估不同地點在生態方面的相對重要性,以期與社會各界就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達成共識;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以有限的資源加強保育私人土地上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

她說:「建議的計分制會根據個別地點的獨特生境及生物多樣性程度,評估其相對的生態價值。這機制可讓我們把人力和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最值得保育的地區。」

她又說:「我們已研究過多個方案,以加強保育私人土地上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我們認為與土地擁有人簽訂管理協議和公私營界別合作這兩個方案較切實可行,並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探討如何把它們應用於日後確定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

在管理協議方案下,政府會鼓勵非政府機構利用政府的資助或本身的經費,與土地擁有人簽訂管理協議,以達到保育有關地點的目的。

按照公民營界別合作方案,政府會容許在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中生態較不易受破壞的部份,按議定規模進行發展,條件是發展一方須訂有可行和可以接受的保育計劃,並承諾長期保育該地點的其餘部分。政府也會在特殊情況下考慮涉及非原址換地的建議,但這類建議須有充分理由支持。每項建議會按其優劣加以評估。

廖秀冬說:「現行的政策和措施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天然財產。香港雖然地少人多,而且發展迅速,但仍可在本地找到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這實在令人驚訝。」據稱,現時香港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已被指定為郊野公園、特別地區,或在法定的規劃圖上劃作自然保育地帶,受到保護。在本地可以找到的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當中包括超過三百一十種維管束植物、約五十種種哺乳類動物、四百五十種雀鳥、一百四十種淡水魚、二 百三十種蝴蝶,以及一百種蜻蜓。

相關新聞
港初選案|消息:認罪與罪成被告分6批求情
控煙|港府推短期十招 「火車頭」規管欠時間表
港「長洲覆核王」郭卓堅涉欺詐被捕
港有結業美容院涉賣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