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議員論航天事業未來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寶申8月29日報導) 星期二公布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調查報告在國會山引起強烈反響。國會議員們就美國航天事業的未來表達了不同看法。

*政府、國會、航天局都有責任*

獨立的[哥倫比亞號]事故調查委員會星期二公布了為期六個月的調查結果。調查報告認為,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上的缺陷都應對航天飛機在二月份失事負責。這一事件造成7名宇航員喪生。調查報告還指出,美國政府和國會也應承擔一些責任,因為他們削減航空和航天局的預算和工作人員。

這份調查立即在美國國會引起強烈反響。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會有關委員會將從下個星期開始就報告結果舉行一系列聽證會,對美國未來的航天政策進行範圍廣泛的討論。

來自亞利桑納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主席麥凱恩說:“我們將對今後的載人宇宙飛行進行全面的審查。我們將決定重點是什麼,輕重緩急是什麼。”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共和黨人、眾議院主管航空與航天局的小組委員會主席羅拉巴克說:“布什政府需要發展出一套既可行、又能夠激勵人心的目標。我們的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應該就總體外空發展戰略達成一致。”

*調查報告揭開美航天事業新頁*

國會眾議院科學委員會成員、來自密西根州的共和黨人埃勒斯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這份調查報告的發表標誌著美國航天事業的一個“新開端”。

他說:“首先,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我們是否希望繼續把人送到外空,是否希望讓空間站繼續運營下去,或者希望進行更多的載人飛行。第二,如果我們希望這樣做的話,我們是否需要一種新的運載工具。”

埃勒斯眾議員是一位核物理學家。他指出,美國的航天飛機是30年前研製出來,為航天事業做出了貢獻,但已經開始陳舊。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我們應該製造出效率更高、更節省燃料、運轉周期更短的運載工具。

工具。

埃勒斯眾議員接著說,說這份報告是美國航天事業的一個“新開端”的另一層意義是,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對航天安全決不能有一點鬆懈。他舉例說,這就像開車一樣,如果你出了一次交通事故,你開車就會非常小心,但一年之後,你就會開始麻痺大意。對國家航空與航天局來說也是一樣。他們都是很好的人,對安全非常注重,但是做同樣的事情幾年以後,難免出現麻痺大意,這是我們絕對應當注意的。

*要馬兒跑就必須添好料*

是否應該增加國家航空與航天局的經費是國會議員們爭論的另一個焦點。來自休士頓宇航中心所在地的民主黨議員蘭普森認為,應該把國家航空與航天局目前每年150億美元的經費增加一倍。他指出,在美國宇航員登月時期,美國的航天費用佔整個國家預算的6%,而現在只佔0.6%。他說:“你不能一個勁地削減費用,但又期待他們做同樣的事情。”

但其他一些議員卻表現出謹慎。眾議院科學委員會主席、紐約州共和黨人博勒特說:“如果他們期待我們開一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會那麼做;如果他們期待我們不顧一切風險繼續下去,我們也不會那麼做。”

接受記者採訪的埃勒斯眾議員說,與載人飛行相比,他本人更贊同加強衛星、遙控探測器和外空望遠鏡方面的工作,因為這樣做花錢更少,科研效果更好。

*中國給美國航天帶來壓力和挑戰*

據《紐約時報》報導,參議院主管國家航空與航天局的小組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布朗巴克表示,中國宣布將在今年進行載人宇宙飛行。他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將增加美國人的使命感,促使美國的航天事業重新回到60年代的光輝年代。

但埃勒斯眾議員認為,在外空探測領域出現一個新的競爭對手是一件好事:

他說:“如果他們那樣做,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的挑戰,一個友好的挑戰,對科學的發展有好處。 如果他們願意把一部分預算用在把人送進外空,進行科學試驗,我認為很好,因為全人類都可以從科研中受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NASA計劃探測冥王星
組圖﹕火星表面高分辨率衛星圖片
歐洲“火星快車”號傳回首批觀測數據及圖片
中國大陸將研製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運載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