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股市存在九項問題

標籤:

【大紀元9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中國大陸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發表文章指出,大陸股市有規模較小穩定性差、大半股份不能流通、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政策影響顯著、過度投機趨向嚴重、股市泡沫不少、短期行為普遍存在、黑莊操縱罪責難逃、法律體系還不健全等九項問題。

北京經濟日報刊載這篇文章說,中國大陸股市雖然發展較快,但總體看來規模偏小,加上大陸股市流通股只佔總股本的三分之一,導致過度投機盛行。股市規模偏小造成的首要問題是股市穩定性較差,股票價格高低主要決定於追逐股票資金量,難以真實反映股票內在價值。

文章指出,由於國有股和法人股不允許上市交易,造成人為誇大股市規模,降低股市穩定性,並造成社會公眾股持有者與國有股和法人股持有者間利益不一致,阻礙上市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完善。

文章說,大陸「証券法」規定股票只能採取現貨方式交易,禁止買空賣空行為,故股票交易機制仍是單邊的做多機制,促使投資者過度投機和引發短期行為,市場陷入「做多」投機氛圍。由於交易機制單邊性,大陸股市不論個股或股價指數,從長期來看都保持上揚態勢。一旦股市持續下跌,大多數投資人被套住,或匆忙拋出造成虧損,引發一系列問題。

成思危認為,政府政策和官方言論是引發大陸股市價格異常變化的主因之一,因此學術界和公眾將大陸股市稱為「政策市」,許多中小投資人產生過分依賴政策信息傾向,投資人堅信政府最終會設法托市救市。「政策市」助長股市過度投機行為,致使股市泡沫迅速膨脹。

文章指出,分析一九九八年一月至二○○○年十二月間大陸股市各類風格股票的風險回報關係,發現財務狀況低劣、經營業績預期較差的小盤股具有最高的市場收益率,其次是中盤股票,而收益率最低的卻是經營業績最好的大盤股票。這種對風險回報關係的扭曲,很大程度上是莊家利用信息不對稱進行套利行為所致。

文章說,目前大陸股市運行存在過多泡沫,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和深圳證券綜合指數在一九九一年至二○○○年間,年均累積泡沫分別為百分之六十三點四和百分之五十八,同期道瓊指數年均累積泡沫為百分之十九點五。

調查還發現,大陸股市投資者普遍具有短期投資行為。証券公司資金短期性和高成本必然導致交易行為短期化,中小投資者無法承受在大陸股市長期投資的獲利風險及損失風險。

文章認為,大陸股市存在市場操縱現象,個別市場操縱行為十分嚴重。莊家通過操縱股票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製造假象,誤導其他投資者盲目跟風,追漲殺跌,使市場失去公平與公正,破壞証券市場良性運行。文章建議,根據証券市場發展需要,深入研究混業經營、股指期貨、社保資金入市,以及証券監管機構某些執法權限等問題,提出法律對策。

相關新聞
預計下半年美國經濟將加速增長
美股3大指數 週線全數收紅
APEC會談 台星達成金檢與共組資本市場協議
香港股市早盤下跌77.11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