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促平壤會談盼美投桃報李-2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報導)   中國最近在北韓核問題上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促成有關各方在北京舉行的六方會談。不過據信北京因此希望華盛頓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做出回報。 在中國促成了有關北韓核問題的六方會談之後,有跡象顯示,平壤可能準備做出某種形式的退讓。 在建國55周年紀念日,平壤沒有試射任何中程導彈或是核彈等武器。分析人士說,盡管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保持克制,但是這使北京對自己有能力使平壤懸崖勒馬充滿信心。美國對中國的合作,特別是在北韓核危機上發揮的作用表示感謝。觀察人士注意到,在胡錦濤執政以後,美國基本上沒有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提出批評。布什政府在人民幣幣值和美中貿易逆差的問題上也表現出了很大的克制。

*台灣問題摩擦元素*

不過,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鄭端耀認為,中美之間雖然目前關係進展得不錯,但是未來的關係並不會一帆風順。鄭端耀說:“畢竟這兩個大國之間,他們有其合作的必要,但是還有所謂衝突的元素仍然持續在運作當中,而且美國內部雖然有支持和中國大陸持續交往合作的,但是對大陸力量的升起予以小心防範的,還是有相當的力量。這兩股力量在美國國內,對美中關係的交往都有影響力。”鄭端耀說,台灣問題仍然是美國和中國的一個重要的爭議點。至少在布什政府,他們似乎並不可能在重要的原則和政策上做出讓步,否則的話,他們在國內以及對外關係方面付出的代價就太高了。

*美國緊握台灣牌*

很多中國的戰略分析家也堅信,美國會繼續打台灣牌,遏制中國演變成一個準超級大國。北京外交學院的蘇浩教授說,美國在對台灣進行約束,避免給自己帶來新的麻煩的同時,還會繼續利用台灣來牽制北京。蘇浩說:“從目前來看,美國的國家戰略取向,911以後,有一些新的變化。但是美國戰略的根本是維護它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這個戰略取向是不會變的。那麼,要實現它的這個戰略目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對別的、潛在的具有挑戰性的力量,它肯定是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制約的。所以台灣問題是美國在制約或是分裂中國一個比較有用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並不認為美國想完全放棄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發揮的牽製作用。”蘇浩教授說,中國政府對此也有清楚的認識,而不抱有任何幻想。

不過,台灣政治大學的鄭端耀認為,不能單純以外交權謀論來解析美中台關係。鄭端耀說:“美國對中國大陸的關係,並不是一手策略,而是多手策略,視情勢的需要來做部署。台灣牌是美國對中國關係中的一個籌碼,但是台灣對美國來說,不只是一個籌碼而已,雙方之間有相當的歷史淵源和互動。”

*美國政策現實路線*

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說,在美國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的確有人希望用台灣來遏制中國,但是這種看法並不佔主導地位,布什總統本人也不這麼看。蘭普頓說:“我認為,佔主導地位而且是現實的看法是,中國的崛起將由中國人民來決定。美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這一進程,或是不那麼有幫助。最終,如果中國採取與其現代化相適應的政策,美國並沒有能力從根本上阻止中國的崛起。我認為,認為僅僅是對台關係,不管是正面的、負面還是什麼性質的,會從根本上遏制中國的崛起或是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策略的一部分的看法是不切實際的。”蘭普頓說,美國大多數人的意願是不把台灣作為對中國施加影響的槓桿。他認為,即使這樣做,也不會取得成功。

在台灣方面,蘭普頓認為,一開始,陳水扁的民進黨政府在布什政府中享有的支持,是裡根政府以來最多的,但是陳水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走得有點過火,導致失去某些支持。蘭普頓還表示,中國領導人沒有對台灣明年三月的總統大選發表評論,而是表現得特別謹慎,是非常明智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角大廈調查報告:南海上空撞機案錯在中方
日軍留在中國大陸的化武還有兩百萬件
「十一」黃金周估計有八萬大陸民眾來香港
香港失業率微幅下降至8.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