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國消費性產品內需逐年下滑

標籤:

【大紀元9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香港二十五日電)在要求人民幣升值壓力下,中國暴露出財政改革的需求,雖然中國國民儲蓄率近年來持續攀升,GDP也持續成長,市場普遍樂觀預估中國消費性產品的內需市場將逐步擴大,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經濟師謝國忠卻表示,中國消費性產品內需市場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卻持續下滑。

消費性產品佔中國GDP比重由去年的56%降至今年54%,相較於20年前70%的比率,顯然有一大段差距,近幾年來中國GDP持續向上攀升,中國國民儲蓄率也由去年的44%成長到今年的預估值46%,謝國忠表示,這對世界其他國家而言是相當高的數字。但有部分人士憂心,在經濟成長的數字背後,中國未來將要面臨銀行壞帳、稅制改革所帶來的財政衝擊。

金融改革必須嚴肅面對,謝國忠表示,打消不良資產、發展資產市場才能有效提升內部需求,刺激消費,目前大螢幕電視、汽車及彩色手機在中國是較具有發展潛力的消費性產品。稅制改革更是金融改革的重要課題,未來5年內中國稅制應該可以調整到合理水準,減低減稅優惠,利用稅收來作為建設基礎。

相關新聞
菲總統:中菲衝突 若死一個菲國人就接近戰爭
中共提振樓市不濟 百強房企5月銷售跌超三成
【遠見快評】劉源被查上交20億 紅二代給習下套
中共熱炒軍用機器狗 專家:花哨不實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