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強:天下名胜誰占多?

方強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三山五岳、名山大川,不少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管是有著歷史淵源的文化名山還是新開發的旅游景點,一個共同特點是樓台館所星羅棋布,其中大部份是中央各部委局、部隊、省市、人民團體的招待所、培訓基地、療休養基地和老干部活動基地。這樣的樓台館所大多占据名胜區的顯著位置,豪華气派,常年生意興隆、游者如云,有過旅游經歷的人都有這樣的感知——這是中國腐敗現象的另一個淵藪。

稍具名气的旅游名胜區都遍布這類机构,當地政府對這類机构的落戶歡迎之至,畢竟這是一种政治資源和重要稅源。這里生意興隆的一個訣竅是不斷地以行政命令下發會議、研討、考察和學習通知,從全國各地招徠客人,于是生意自然好于一般民營企業,這些党政單位不但從事著与民爭利的事業,而且還進行著不正當的競爭。而他們接待的無一不是公款消費者,旅游、飲食、住宿全部開入會務費中,甚至購物、花帳攙入其中亦可商量,還有一樣好處就是這類樓台館所決不會有公安查房,其中的奧妙不可言不可說。今年的抗洪期間,河南的防汛干部不是不遠千里防到了張家界嗎?這是一般的腐敗者。倘若更上些檔次又便不同,你在五大連池可以看到挂著川、陝字牌照的小車,在南天一柱可以看到挂著黑、吉、蒙字牌照的小車,在石林、滇池可以看到挂著新、藏、京字牌照的小車,總之除了喜馬拉雅山,你在每一處名山大川都可以看到外地車輛,而坐車的主人決不會風塵仆仆隨車而至,他們先期飛來,司机星夜兼程赶來侍候,一輛車僅過路費、汽油費就足夠一個納稅人干一年的了。旅游發達的地區飲食業必定發達,山珍海味、水陸八珍,決不是普通自費旅游者消受得起的。倘若再上些檔次,圣駕光臨,那就要清路封山,驅逐閑人了,他們來干什么你只能從新聞聯播中了解一二,頭腦簡單者會被他們勤政愛民、和藹可親的形象感動得落淚。

北戴河一直是某些机關的夏天辦公地,每到夏天特權階級攜家帶口前來避暑,劉少奇平反后報刊上刊載過一張人們熟知的相片:劉少奇、王光美和他們的儿女在沙灘上嬉戲。那還是在我們國家和人民極端貧困的年代。一九八九年當局為了平熄人民對于腐敗行為的憤怒,曾信誓旦旦地宣布中央單位夏天不再到北戴河辦公,今年的胡溫新政又宣傳中央單位不到北戴河辦公。這一下子讓素質低下的國家主人目瞪口呆,原來繼往開來的領導集體也是食言而肥的。從廬山到北戴河它們并非總是安靜宁和的,有時它們成為權貴們權力斗爭、相互傾軋的戰場,政治資源的再分配、矛盾分歧在這里妥協一對致,然后再走上神圣的大會堂,名山胜跡里也深藏著內宮黑幕。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地方政府也紛至沓來,一些地方甚至將文物古跡改作經營場所。去年武當山上一神殿被焚毀就是當地一机构的杰作。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張家界一個時期遍布這類樓台館所,一位勇踏地雷陣的大人物光顧后雷霆大發,勒令全部拆毀,于是數十億民脂民膏付之東流。建樓者目中無法,拆樓者同樣目中無法,反正普天之下,莫非吾土,建也百姓苦,拆也百姓苦。

名山胜跡成為特權階層的离園別院,成為他們休閑的去處。廬山的舊別墅區里石牆丹瓦的別墅散落林間,自成一景。細打听原來是外國人和資本家所建,并非用的國帑。就連蔣介石的美廬也是在收回九江租界后別人的贈予,也未動用國庫。于是我怀疑年年的人大會議上代表審議財政決算、財務預算報告的嚴肅性,納稅人該不會同意他們用自己的錢建一些銷金窩和尋樂場吧?而這些人大代表有誰提出過不同意見?有哪位大員來接受過代表的質詢?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但社會畢竟是与時俱進的,如今各級政府机關、軍隊和團體所占絲毫不比僧道的少。他們占据便利之處,日复一日地接待著各地同志,而同志們來到深山之中決不是訪貧問苦,抑或修身養性,“此中有真意”,他們是來糜費民脂民膏的。一些上檔次的同志國內游遍、港澳、新馬泰游遍,現在又在考慮歐美日了,而在這個國家的偏僻角落還有年邁的老太太連縣城也沒去過一次,他們是兩种不同的階層。休閑的腐敗只是權貴們奢華生活的一個縮影,是否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反腐敗是否動真格,人們在名山胜境中亦可看出。然而名山胜跡畢竟屬于人民,她終將會洗去污濁,還清麗秀美的原色,實現她民有、民治、民享的本來意義。(9/6/2003)

──轉自《新世紀》 www.ncn.org(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京出現三十七年來最高溫
怪風吹走答案卡 害苦監考老師
方強:“政治面貌”的彰顯与隱諱
國防部:中科院人員名單遭掌握 意義不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