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會﹕春晚節目反映中國大陸社會的做假風气

林道會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2004年中央電視台的春晚,与往年相似,煞費苦心地營造出一幅歌舞升平形勢一派大好的繁榮景象。然而,即便是有如抽絲拔茧般的層層審查,也無法掩蓋節目中暴露的中國大陸的重重社會問題。

通常語言類的節目一般是晚會里最接近生活的,所以也是官方審查最細致的,能夠“達標”的總是鳳毛鱗角。結果造成語言類節目在央視春晚一般數量較少。可是,就這么几個寥寥可數的相聲小品,其不約而同的潛台詞卻讓觀眾触目惊心。

在馮鞏、劉金山、李志強、周濤、朱軍等表演的相聲《讓一讓,生活真美好》里,新娘周濤為了能有個專業的婚禮主持,不惜要求路人馮鞏扮假新郎。郭冬臨、郭達、楊蕾的小品《好人不打折》則是,為了一塊紗巾,妻子怀疑丈夫;為了各自的一點小利益,職員与保安的第一反應不是跟上級解釋真實情況,而是要求對方做假。鞏漢林、韓再芬、柏青在小品《都市外鄉人》里,為了得到和保持工作,雇員偽造籍貫,而且母子一起合起來蒙騙雇主。最絕的是趙本山、范偉、高秀敏的小品《送水工》,高秀敏為了支持儿子范偉在國外攻讀木乃伊真偽鑒定學博士,騙說找了個大款,而又要求送水工趙本山合伙騙海歸儿子。倒是博林和卓林的相聲小段症狀輕些,不過是談些如何在唱歌時做些小小的假動作的技巧,比起那些每年都要出來獻唱一曲所謂“主旋律”的演員及其創作班子來說,實在是純洁得近乎可愛了。

比這些節目中的做假現象更令人深思的是,導致做假的誘因,實在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到那些幫助做假的路人們也無不盡力配合,似乎都在一起參与做好事。是啊,對一個社會來說,個把人做些假沒什么可稀奇的,難得的是大家伙儿習慣成自然地一起做假,而且還都自認是在做好事。

這里我無意批評這些作品的編導,作品本身反映了客觀中國大陸社會的現實。從各种偽劣商品到不實廣告宣傳,到前些時候各級官員對薩斯疫情的隱瞞壓制。比如前一段被揭露虛假宣傳并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珍奧核酸,今年春晚成了春晚的大贊助家,“珍奧核酸杯我最喜愛的中央電視台春晚优秀節目評選”辦得有聲有色的。

順便說一句,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是14歲小演員張帆的雜技《軟鋼絲》。雖然放的是錄像而不是真正的現場表演,總比那些假唱的歌舞類節目更加情有可源些吧。當然,我更愿意看到張帆的現場表演,即使難度比錄像里的底低二十倍,即便現場出現一些小失誤。可惜,中央電視台的觀眾,暫時還無法享受到完全真實的現場表演。我猜想,這大概也是為了觀眾們好,因為在目前觀眾素質還不夠的情況下,摻些水份才能保證節目完美、中宣部領導放心。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党的形象完美、中宣部領導放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華人晚會  部分節目揭密
董文華形象一新复出歌壇 歌壇人物傾巢出動
孫曉雲:央視春晚是腐敗窩
陝西電視臺率先不辦春晚 觀眾叫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