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克訪華 政治為經濟開道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田雨綜合報導)10月8日,法國總統希拉克率領一個包括50多位大公司代表在內的龐大代表團抵達成都,開始了對中國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次日,希拉克一行抵達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這是希拉克就任法國總統後第三次訪問中國。

希拉克與胡錦濤在會晤後共同出席了合作文件的簽署儀式,雙方表示兩國將在預防和控制新發傳染病、信息技術、電信、環保、鐵路、電影、航空等領域進行合作。

希拉克一行在越南歐亞峰會結束之後,從河內前往中國,希拉克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兩國的經濟雙邊關係。法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去年達到130億美元,僅佔歐盟與中國貿易總額的十分至一。與其鄰國——德國相比,則相當於德中2003年總貿易額的三分之一。

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歷史上的宿敵,在東歐共產主義陣營崩塌後,出於對美國在國際上勢力過大的擔心,化敵為友,並與俄國一起聯手結成了新的歐洲軸心型聯盟。在戰略聯盟的同時,德法也展開了一場貿易競爭,在亞洲市場也不例外。與此同時,德法也希望通過加強和中國的關係,制衡美國的勢力。

**希拉克為北京「畫餅充饑」?

希拉克在成都呼籲法國企業,要「用雙手抓住機會」。為了贏得北京的青睞,他在抵達中國之前,在河內的記者會上開始再次呼籲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令,藉此向北京傳遞信號。

歐盟是在1989年中共武力鎮壓學生運動後發佈對華軍售禁令的。希拉克稱實施禁運令的背景,即天安門屠殺事件已是「另一個時代的事情」,取消歐盟對華的軍售禁令有一種象徵性意義。總部設在巴黎的「記者無國界」組織則表示,既然如此,與軍售禁令直接相關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應獲得中國政府具有象徵意義的平反。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則明確的表示無意為「六•四」重新定性。胡錦濤在與法國總統希拉克聯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在答覆一名記者的提問時說:「在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維持了社會穩定,堅持改革開放,而且有了明顯的進步,所以我們並不考慮(那件事)。」

英國「金融時報」在10月8日的社論中則提醒法國總統希拉克及其歐盟同夥,中國的人權紀錄,自從十五年前的天安門屠殺事件以來,並未改善到足以讓歐盟國家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地步。「金融時報」的社論中寫道:「有一點,歐洲人不能讓步,這就是八九天安門事件後實施的對華武器禁運令,讓步意味著對北京當局發出軟弱的信號,在香港民主遊戲規則不再被遵守,在北京、台灣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在中國人權狀況遠沒有達到歐洲期望的時刻,這樣的信號將構成外交錯誤。」金融時報認為:中國不需要歐盟國家出售武器,因為這種武器只可能用來鎮壓國內異議份子、伸張南海島嶼主權,或攻打台灣及對付援助台灣的美軍。

法國要求歐盟取消對華武器禁運令,得到了德國總理施羅德的支持。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可能支持法國的這項提案,但這項提案遭到了包括瑞典、荷蘭、英國在內的多個歐盟國家的反對。特別是在歐盟東擴,歐盟國家數量增多之後,法國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提案在歐盟內通過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因此,有專家評論,希拉克對此心知肚明,盡可以多說一些讓北京高興的好聽話,為北京政府「畫餅充饑」。

**法向中國出售設備 干擾外國對華廣播

法國要求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取悅於中國,而是希望盡快開始向中國銷售武器。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對此評價道:「人們毫不怀疑,一旦解除軍售禁令,許多可用于軍事的設備和技術就會輸往中國」。而「中國不但樂于進口進攻性武器,而且對于西方的通訊,雷達以及其他技術也會采取歡迎的態度」。

「記者無國界」組織在希拉克訪華之前告知希拉克,法國塔萊斯公司向中國出售了用以干擾外國對華廣播節目的天線設備,侵犯了數以億計的中國民眾自由獲取信息的權利;呼籲法政府敦促法商業公司注意對華出售某些設備的危害性。

根據「記者無國界」的新聞公告,法國塔萊斯公司在中國新疆喀什市架設了功率強大的天線,被干擾的外國電台包括:挪威的西藏之聲,英國的BBC,美國的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另外,在中國的海南、南京、烏魯木齊以及昆明等十多個地區,也安裝有此類干擾設備。塔萊斯公司一名駐中國的代表向記者無國界證實,他們在2001和2002年向中國出售了上述設備。

**政治為經濟開道 希拉克滿載而歸

如中方所望,希拉克在北京再次表示他反對台灣獨立。他表示,法國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努力。希拉克說:「任何挑戰台海平衡的步驟都是極其危險的。」事實上,很多歐洲人都天真的認為台海問題與其沒有關係,因此而不太關心臺灣問題。據國外媒體報導,法國總統希拉克也向中國當局提出一個歐盟共同關注的中國在押政治犯名單。

「金融時報」認為,法國總統希拉克是以其拿手的本領,向其他國家說一些他們喜歡聽的話,其目的不外乎是促銷法國的產品,包括核子科技和法產歐洲空中巴士。

希拉克在中國以打國際政治牌為商業開道的做法,的確換取了不小的經濟利益。據報導,希拉克此行與中方簽署了若干項雙邊經貿合作協議,其中包括法國商業巨頭阿爾斯通公司向中國出售價值12億3千萬歐元的地鐵車廂及火車機車的項目;阿爾斯通公司還將向湖北、河南和廣東省出售價值4億歐元的水輪機發電機組和水泵設備等。此外,法國還拿到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將向法國訂購六架A319型空中客車飛機的大型訂單。法國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也將與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中國石化」合作,投資1億2千萬美元,在中國北部設立200家合資加油站。

除此之外,法國格外關注的是中國的核電項目。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北京計劃在未來15年中將中國的核電生產能力至少翻一番。到目前為止,法國已經得到了建築中國第一座核電站的合同,並希望能夠壓倒來自俄羅斯和加拿大的競爭對手,拿下第二座核電站的建築項目。這意味著,法國將會繼續在歐盟會議上為取消對華武器禁運而搖旗吶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國繼續關切人質危機
台灣機構反對歐盟解禁對華軍售
組圖 : 2004巴黎國際汽車展開幕
台北遊行反對歐盟取消對華武器禁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