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帶動美貿易赤字上揚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 由於世界石油價格猛烈上漲,美國8月份的貿易赤字大幅度增長,僅次於6月創下的歷史記錄。分析人士認為,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將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持久的壓力,美國貿易赤字在今後相當時期難以擺脫居高不下的局面。

*油價攀升帶動貿易赤字上漲*

星期四,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石油期貨價格繼續攀升,再次突破近一個時期的記錄,接近五十五美元一桶。美國股市隨著油價的上漲而全面下滑。商務部關於8月份貿易赤字的報告就在這個環境中出台,更加劇了市場的緊張空氣。

商務部說,8月份美國貿易赤字上漲百分之七,達到五百四十億美元,高於專家們預測的五百一十億美元,僅次於6月份所創下的五百五十億美元的歷史記錄。美國進口總額是一千五百億美元,出口為九百六十億美元。

貿易赤字擴大的主要因素是石油價格上漲。從7月到8月,每桶進口原油的價格提高了三美元,達到三十六點三七美元一桶,是1981年以來的最高價位。在這個月,美國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進口金額創歷史記錄,約九十億美元。美國與歐佩克組織的貿易逆差也創歷史記錄,為七十億美元。

*美對華貿易赤字創新高*

商務部報告說,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達到一百五十四億美元,對南美和中美洲的貿易逆差也達到了三十五億美元的歷史記錄。不過,美國對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的貿易逆差都有所減少。

根據中國官方星期四公布的統計數字,9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為五十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五個月實現貿易順差。8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是四十五億美元,7月份為二十億美元。

許多美國經濟學家認為,世界石油價格雖然已經在過去的半年中大幅攀升,越過了人們可以承受的心理大關五十美元一桶,但是油價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要大於下降的可能性,甚至碰撞六十美元或者七十美元一桶的新的心理大關也是非常合乎邏輯的。

*中國經濟增長推高全球石油需求*

《華盛頓郵報》星期四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效應”的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的崛起給世界商品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諸如銅、鐵、鋼等的商品價格最近幾年上漲不少,但因為它們在美國進口中所佔份額很小,對美國經濟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石油這種商品就不同了。石油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將對美國經濟構成全面的影響。文章舉例說,去年美國進口了價值一千億美元的原油。如果油價提高百分之二十,美國的財富就要減少二百億美元。這個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華盛頓郵報》的這篇文章指出,雖然油價的上漲會促使產油國提高產量,從而導致油價回落。但是,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極大地推高了全球的石油需求。《經濟學人》雜誌預測,在今後二十年內,中國的能耗水將有可能超過美國目前的水平。

中國政府在過去一年中所採取的經濟降溫措施已經開始呈現成效,固定投資增長幅度減緩,進口商品數量減少。銅、鎳、鋁等一些重要金屬材料的價格也開始下滑。星期四,紐約市場的銅價因中國進口減少而下滑,下滑幅度是十四年來最大的。

*中國石油需求短期不會下降*

但是,中國官方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星期四的一篇報導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原油需求強勁增長看來並不是一種短期現象。人們不能期望中國對石油的需求也像中國對個別金屬材料的需求一樣,忽高忽低,會隨著經濟降溫而大幅度下降。

《中國日報》援引國際能源署總經濟師法蒂﹒畢羅爾的話說,“高昂的石油價格並沒有導致中國石油需求的減少。”油價可能會在目前的高價位上至少再停留一年時間。國際能源署預測,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今年會以每天九十七萬桶的速度增加。這個增長幅度約佔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百分之四十。

相關新聞
美紡織業要求啟動市場保護機制
自由貿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3)
不論誰贏得美國大選  日本將持續推動改革
美籲印度遵守 歐洲網路安全規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