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汽車市場猛颳降價風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焦興華北京10日電)今年以來,在鋼材、橡膠等汽車原材料持續漲價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的汽車卻猛颳降價風。據統計,已有八十多款轎車、越野車、多功能車降價,幅度少則數千元人民幣,多則數萬,一般降幅約百分之十左右。中國大陸國產汽車紛紛降價,主要是為了鞏固或擴大自身的市場佔有率。

大陸國產轎車特別是中高檔轎車的利潤比國外同行高出許多。像通用和福特這樣的國際汽車巨頭,來自汽車製造的利潤只占總利潤的三成,其他利潤來自金融服務、汽車租賃、零配件和維修等,然而中國汽車市場情況正好相反。

目前大陸汽車市場,除個別緊俏車型,基本已進入買方市場。隨著一些汽車廠家產能的迅速擴大,以及一些新進入者,大陸汽車產銷已經開始供過於求,汽車庫存在增加。今後中國大陸汽車界的競爭,主要是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跨國公司之間在中國爭奪市場的競爭。而價格戰則是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只要不虧本,該降價就降價,同時要加大售前售後的各項服務,開拓新的利潤空間。

去年底以來,中國大陸進口車市持續低迷,與入世初期出現暢旺行情形成鮮明對照。進口車市低迷,一是大陸國產汽車對進口汽車的擠壓作用;二是許多暢銷進口車型開始在中國生產,導致可進口的暢銷車型越來越少;三是進口汽車的消費群在縮小。

業者認為,未來中國大陸汽車價格促銷戰勢必成為業者慣用手段。到二00六年7月1日,進口汽車關稅降到百分之二十五時,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三項合計的綜合稅率,根據不同排氣量高達百分之五十點七七至五十八點九七,對大陸國產車仍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相關新聞
伊拉克安巴省警局遇襲 二十一警員遭屠殺
中國私人購車比例首次超過五成
駐伊澳軍被迫開槍 唐納稱部隊將留伊至完成使命
TRW 第三季度財務業績符合預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