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東亞共榮圈”設想的重要文件

——李仙得的《第四備忘錄》

金谷讓(日本)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訊】在明治時代﹐日本政府方面(藩閥支配的中央集權專制政府)和反政府方面(民間的自由民權主義者)﹐雙方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上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把重點放在國體的存續﹐而後者把重點放在國家的發展方面。在明治時代前期﹐雙方的這種對照性質顯得特別明顯。

自由民權主義者主張積極侵略近鄰各國﹐把這些國家變成日本的被保護國﹐他們認為這是日本在國家安全方面不可缺少的﹔日本政府也基本同意自由民權主義者的主張﹐只是政府作為國家的營運人﹐不得不採用漸進性的政策。日本政府和民間自由民權主義者雙方達成了一個共識﹕日本為了自衛和維持獨立﹐對亞洲地區的“進入”是必不可少的。

在戰前和戰後昭和時期的著名記者大宅壯一﹐在他的著書《流動火炎》中﹐對日本近代的民族主義和愛國心進行了精闢的分析﹐他說﹕

“明治以後(更確切應該是明治以前)﹐對於日本的民族主義和愛國心來說﹐在傳統上就不認可美國“門羅主義”那樣的孤立主義。它的重要特色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與半島和大陸相關聯。在日本﹐無論是個人還是集團﹐對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敏感度很高﹐這是因為它與半島和大陸的關聯性很強。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的統一才剛勉強完成﹐西鄉隆盛等人就出籠了《征韓論》﹐又使日本再次陷入內亂狀態。這些事都與日本的民族主義和愛國心分不開。”(大宅壯一《流動火炎》第四卷﹐文藝春秋新社﹐1964年11月﹐242-243頁)。

一九世紀的江戶時代末期﹐日本放棄了閉關自守的體制後﹐對於日本應該在世界中佔據什麼樣的角色﹐特別是在日本應該怎樣維持獨立的問題上﹐出現了政治上的迷亂。在支持幕府﹑支持朝廷﹑支持再次閉關自守(攘夷)﹑支持積極的對外外交(對外開放)的四股勢力中﹐最後支持朝廷和積極外交的勢力取得了勝利﹐使明治維新得以成功。

早在幕府的末期﹐人們就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對外政策方案。其中“大東亞共榮圈”或“東亞新秩序”的構想﹐在這個時期就已經被提出來了。

當時代表性的政論家之一山田方谷(備中松山藩國的儒者﹐他是藩主兼幕府老中板倉勝靜的謀臣)。山田主張日本為了抵禦俄羅斯﹑歐洲﹑美國的侵略和自衛﹐應該攻佔朝鮮半島和滿州﹐將其變成日本的緩沖國﹐並攻擊中國的必要部份﹐兼併台灣。這也就是說﹐明治以後的日本政府經常說起的“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其原型思想早在在明治維新以前的江戶時代就已經有了。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根據大宅壯一的說法﹐最早提出“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這句話的人﹐是當時日本外務省聘用的外國顧問(外務省二等副官)﹐名叫李仙得(C.W. LeGendre)的法系美國人(該人為軍人出身﹐曾出任美國在廈門的總領事)。李仙得在明治六年(1874年)初﹐向日本政府提出的意見書(《第四備忘錄》)中﹐首次提出了這個說法。

藤村道生的論文《明治初期日清交涉的一個斷面(上)》﹐對《第四備忘錄》原文的相關部份進行了介紹(《名古屋大學文學系研究論文集 史學》第16期﹐1968年3月﹐pp.1-8)。近代日本史學家毛利敏彥(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所著的《台灣出兵》中(中央公論社﹐1996年7月)﹐有上述原文相關部份的現代日語翻譯(原文為日語古文)﹐下面摘錄這段譯文。

“日本在東亞稱霸不可缺少的戰略要衝﹐北面是朝鮮﹐南面是台灣和澎湖列島。這裡可以利用琉球居民在台灣的遇難事件(注﹕1871年琉球居民66名漂流至台灣﹐其中55名被台灣原住民殺害的事件)﹐把台灣和澎湖列島“據為己有”。內政混亂的清國﹐大概不能阻止日本對台灣和澎湖列島的‘據為己有’行動。同時英俄兩國對立激化的結果﹐使相關各國都不希望敵對陣營佔領台灣﹐所以對於列強來說立場中立的日本﹐在把台灣和澎湖列島‘據為己有’時﹐大概能得到列強的默認。”(同書39-40頁)。

藤村道生在《明治初期日清交涉的一個斷面(上)》中﹐討論分析了《第四備忘錄》的歷史意義。藤村說﹕“李仙得意見的最大特色﹐是從強權政治角度來思考日本對朝鮮﹑台灣﹑澎湖列島的佔領﹐從帝國主義前期的遠東國際形勢討論日本的大陸政策。”(《名古屋大學文學系研究論文集 史學》第16期﹐1968年3月﹐2頁)。

儘管找不到直接的證據﹐在此以後日本的大陸政策和亞洲政策﹐似乎都是按照李仙得提出的計劃展開的。藤村認為﹕《第四備忘錄》對於日本政府當年向北京派遣的副島種臣外交大臣﹑征韓論﹑台灣出兵﹑還有壬午事變(1882年)﹐以及對其後日本的大陸政策和亞洲政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遺憾的是﹐藤村的論文和毛利的著書﹐都沒有收錄李仙得《第四備忘錄》的全文。不過在大宅壯一的《流動火炎》中﹐儘管沒有介紹《第四備忘錄》的全文﹐但還是介紹了原文的摘要﹕

“日本如果北面擁有朝鮮﹐可以抵禦俄羅斯的侵略﹔南面佔據台灣﹐可以控制其它外國的侵入﹐而滿蒙則是日本的生命線。如果不以這樣一個月牙型的陣勢壓制大陸的話﹐日本就很難保持永久的獨立。”(《流動火炎》第3卷﹐文藝春秋新社﹐1964年7月﹐232頁)。

從地緣政治學的安全保障思想來看﹐侵佔掠奪週邊國家對於日本的自衛和獨立保障具有多大的正當性呢﹖我不是軍事專家﹐因而無法判斷。但有一點是重要的﹕當時的日本人無條件地相信這種地緣政治學的安全保障思想﹐似乎是確實的事實。

日本這種的安全保障思想﹐是來自一個曾經獲得法國陸軍准將軍銜的軍事專家﹑西洋人李仙得提出的構想。這個事實使我們不難想象當時的日本人在對西洋人抱有異常恐怖感的同時﹐還持有一種在文明程度和人種方面的自卑感。

以上只是大致敘述了這個歷史事實﹐同時也談了一些個人的感想。對於這個歷史事實來說﹐應該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