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山毛櫸神木 隱身拉拉山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昭國 ╱專題報導

今年入秋,台灣山區賞楓人潮不斷,其中又以前往台北、桃園縣交界的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欣賞台灣山毛櫸的遊客最多,廣達四百五十公頃的保護區內,樹齡最老、最大的國寶級山毛櫸神木,則隱身在拉拉山雲深處,它的稀有性受到林務局的嚴密保護。

據日前上山的賞櫸遊客指出,本週內將是山毛櫸轉黃的最美時刻,金黃色的台灣山毛櫸覆蓋北插天山稜線,宛如一座金山,下週開始將會由黃轉為紅褐色,預計十一月中旬則開始落葉。

國立中興大學曾接受林務局的委託,在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發現純林區的台灣山毛櫸族群中,數量約有兩千五百棵左右,直徑小於三十公分者佔絕大多數,樣本區內找到的山毛櫸巨木中,直徑超過一百公分的只有三棵,最大一棵樹直徑為一百卅五公分,學術單位推估樹齡約在四、五百年間,當地海拔約一千九百公尺,恰在稜線的低窪處,而鄰近的山毛櫸巨木比比皆是,堪稱國寶中的國寶。

根據林務局調查資料顯示,山毛櫸主要分布於羅培山到北插天山與盧平山的帶狀稜線區域,另外在拉拉山的稜線區則呈點狀零星分布。

山毛櫸是溫帶植物,果實內種子需在連續三個月攝氏四度低溫下,才能發芽長出幼苗,而插天山的山毛櫸長在亞熱帶山區,但近來小苗的更新相當不理想,加上空污嚴重,也影響山毛櫸正常生長。公元兩千年,學術單位在做調查時,竟採集不到山毛櫸的堅果作實驗,保育人士很這片珍貴林相,擔心有滅絕的一天。

在林務局過去十年間的調查,最為人知且最具代表性的北插天山稜線群落,平均樹齡約九十到一百年,且多是小徑木,它們都是在日本人發現台灣山毛櫸時發芽長出來的,目前對台灣地區的台灣山毛櫸研究最積極的國際友人中,以日本人為第一,許多日籍學者對山毛櫸生態研究也特別熱心,只要台灣有新族群現身,就會組隊前來觀察。

——————————————————————————-

山毛櫸棲地 正飽受人為威脅

自由時報記者黃昭國╱特稿

活化石珍稀樹木台灣山毛櫸,受稀有性與盛名之累,插天山、銅山兩處重要棲地都受到人為干擾,其中北插天山的植物生態環境受到的破壞尤其嚴重,盜伐與刻字留名情況仍然可見,外加登山遊客大量湧入,踐踏登山步道沿途的裸露根系,讓山毛櫸的生長飽受威脅。

台灣山毛櫸是文資法中,明令保護的台灣十一種珍稀植物之一,而近百年前最早採集的地點就在北插天山區,因此本區山毛櫸堪稱是最典型的代表區,國人或外國人想到台灣做研究、賞樹,都是首選本區。

北插位於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是北、桃兩縣的界山,山勢雄偉、頗富挑戰性,距離台北盆地又近,許多山友都把攀登北插當成訓練的基地,平日慕名拜訪針葉林神木群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因此早在學術單位生態調查時,就曾建議限制人數,並實施總量管制,但直到今日仍無法執行,原因是反對的聲浪太大,不守法的行為一再發生。

雖然北插的山毛櫸有文資法的保護傘庇護,但根據台灣林務官員表示,非法進入山毛櫸棲地,只能勸導卻無法開罰,除非是當場查到遊客砍伐山毛櫸,得依森林法等相關法令以現行犯移送法辦外,目前只能與警察單位配合以「非法入山」來取締。

山毛櫸的生長地都在稜線區,加上近兩千公尺的海拔高度迎風面雨量豐沛,沖刷的結果造成山毛櫸的根部裸露嚴重,每週數以百計的遊客踩過,步道與鄰近區域山毛櫸顯然樹勢不佳,有些都已枯死,林務局曾有人建議在棲地為山毛櫸根部覆土保護,或架設棧道,但都因與法令不符,只好任其「自然發展」。

另據指出,台灣山毛櫸相對於針葉林,盜採行為較少,不過也都曾經發生過,宜蘭銅山的山毛櫸群落,曾經有人將山毛櫸當成台灣櫸木(別稱雞油樹)盜伐,後來發現台灣山毛櫸的材積不佳,又小又不規則,遂放棄盜伐。據說,盜伐者還因此給了台灣山毛櫸一個外號叫「假雞油樹」,山毛櫸其貌不揚,反而救了自己,免於刀斧之害。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