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鍵俠:美國的恩情我們還記得嗎?

華夏鍵俠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1月8日訊】1942年,中國抗日戰爭六年來進入了最為艱難的時期。由於日本軍隊在緬甸打敗英法軍隊取得勝利,中緬國際物資的通道被日本人控制。中國完全處在被日本帝國包圍之中。這樣中國最後一條補給線被斬斷了。之前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就曾向蔣介石進言:“倘若日寇進犯緬甸,斷我賴以生存的滇緬路,我後方軍民則無異困守孤城,坐以待斃……”據中國政府統計,中國戰區的作戰物資、武器彈藥等只夠勉強維持兩個月。1942年一月重慶兵工廠因缺少鋼材而被迫停工。國民黨十餘架運輸機因油料短缺而停飛。同月日軍進攻長沙時,第九戰區炮兵第一旅佔據嶽麓山陣地,壓制敵人炮火。戰鬥進行最激烈時炮彈告罄。戰區長官電告重慶,軍令部回答:炮彈尚在仰光待運。共產黨延安總部也電告重慶,沂蒙山根據地遭到敵人“鐵壁合圍”,急需軍火、糧食、被服支援。重慶回答:“因外援受阻,正面戰場亦無法保障供給。今後各抗日根據地須設法就地籌措物資”。各方告急急電持續不斷的飛向重慶求助。中國當時是人心惶惶,很多商人都低價甩賣存貨,準備出逃,國民政府已要打算再次遷都。中國危機!!!

這時美國向中國伸出了援手。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不計任何困難,必須打通到中國的路線。陸上根本就不可能,只有靠空中了。但空中也大多被日本人所控制。只有走高空了。這樣世界航空史上最偉大的創舉奇跡誕生了。美國給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伸出了援手,開通了駝峰航線。駝峰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的江機場,向東橫跨青藏高原,緊貼世界屋脊的邊緣,穿越喜馬拉雅山、唐古喇山、高黎貢山、橫斷山,然後經四川和雲南交界的小涼山到達昆明。全長800多公里,山峰平均海拔在4500──5500米,最高處海拔7000米。峽穀深澗,犬牙交錯,冰峰參天、空氣稀薄、氣候惡劣無常。因為當時的飛機飛行高度不能超越山峰的海拔高度,只能在山峰之間飛行。飛機在兩山之間的凹處縫隙之間穿行,很像在駱駝的兩馱蜂之間飛行,所以這航行就形像的比喻為駝峰航線。駝峰航線處在印度洋暖濕氣流頻繁活動區域之中,空中雲霧重重。飛機在山峰之間飛行時很容易由於氣流的影響撞到高山上。這是最危險、最可怕、最野蠻無理的高空運輸線,被譽為“空中的地獄”。這也是一條英雄之路,一條連接中美兩國深厚友誼的紐帶。從此500多架C-46、C-54、C-47運輸機夜以繼日的飛來飛去,每天運量200噸,從不中斷。給中國運來戰爭物資,到後來的每月達到80000噸。這些物資強藥品有力的支援的中國。從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國空中運輸機共飛躍駝峰8萬次,飛行150萬小時,運送部隊3萬2千人,運送物資140萬噸。

據統計美國在駝峰航線上共損失運輸機563架,損失率為30%。每三架飛機就有一架在飛行途中墜毀。墜毀飛機最集中的地方飛機殘骸連綿一百多公里。據美國《時代》周刊1946年記載:到戰爭結束,在喜馬拉雅山鱺長520英里、寬50英里的航線上,飛機的殘骸七零八落地散落遍佈在陡峭的山崖下,而被人們稱為“鉛穀”。在晴朗的日子裏,飛行員可以把這些閃閃發光的鉛片作為航行的目標。戰後美國官方公佈了這樣一個數字:在3年零1個月的援華空運中,美國空軍犧牲和失蹤飛行員及機組人員共計1579人。

這些人都是美國人民的兒子,中國人民的朋友。他們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了中國。他們的所做所為、勇敢精神國際精神絲毫不比白求恩遜色。而現在大多數中國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中國現在已經忘記了美國曾對中國的幫助與恩情。早在1942年中國第一次遠征軍敗退緬甸時,美國築路專家便奉命設計從印度通向中國的公路。1942年12月10日,史迪威鏟起了第一鏟土,中印公路正式開始動工。擔當此次修築公路任務的是中國駐印軍第10、第12工兵團。美國最初派來了美軍第83航空工程團和第41機械工程團共6000餘人外,又派來了美國第84922航空工程營。還雇傭了印度、尼泊爾、中國等國家的勞工7000多人。整個工程是美國陸軍工程專家劉易斯.皮克少將主持的。實行機械不停、人員輪休的24小時輪番工作的制度。中印公路全長1800多公里,幾乎全部在緬北原始森林叢林地帶。其中野人山就有近500英里。(緬北原始森林尤其野人山中國第一次出征緬甸的國軍精銳在緬甸與日本精銳激戰兩個月損失的人數不過7300人,不如被緬北叢林吞沒人數的一半。有14700餘人死在這暗無天日的原始森林裏……)該公路要翻越13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途中有難以記數的險坡急彎。此外還有毒蛇、蚊蟲、螞蝗、痢疾的威脅,還有日軍的進攻騷擾。施工難度可想而知。剛施工幾天鬼門關一處就有連續四個美國機械手把推土機從石壁開到了山崖裏。車毀人亡。美國工兵6000餘人大多都是美國黑人。他們開著開山機、推土機、碎石機、空氣壓縮機、抽水機等等先進的機械設備開山伐木打路基。他們和中國的工兵在艱苦的築路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一批又一批的人倒下,一批又一批的後來者頂上去。一寸公路、一點血汗。中印公路每向前延伸一段,都有一些生命被築進路基裏。”具體有都多少人為這條路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沒有找到具體數字。但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1945年1月12日,中印公路舉行了首次試車儀式。公路最寬可以同時並行5輛汽車。長達一公里以上的載重汽車、武器牽引車、吉普車、救護車載著各種物資及人員浩浩蕩蕩的從印度邊境雷多出發開往中國。車隊於1945年2月4日抵達昆明。昆明6萬多各界群眾、人士參加盛大的歡迎會。中印公路被人們稱成為“華美路”。蔣介石在《中印公路開辟之意義》中,宣佈該路為“史迪威公路”。除紀念他監督該公路的功勞外,更主要是紀念美國人的貢獻。

中印公路是中外築路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這個奇跡是中美兩國共同創造的。這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個勝利。它的建成粉碎了日本人企圖切斷中國與國際的聯系的交通線迫使中國屈服的圖謀。奠定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戰略反攻的物資基礎。

由於大批美國汽車、飛機的湧入中國戰場。靠運輸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戰場的油料需要。中美兩國反復研究達成一致就是要修建一條輸油管道。美國派出專家同中國專家進行了反復研究協商一起進行了勘探設計、精心繪制圖紙。作好了鋪設輸油管道的前期準備。隨後美國從國內運來了大批油管(直徑10.6──15.24釐米之間,每節長七米),調來了大批熟練工人參加中印輸油管道的鋪設工作。輸油管道分別在印度、中國兩頭開始進行進行鋪設。在中國方面中美雙方專家和技術人員與中國2000多中國工人和數萬民工,流血流漢的拼命苦幹,先後越過了數百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的橫段山,渡過了波濤洶湧的瀾長江、怒江,戰勝了無數困難,用無數鮮血和生命鋪設著這條全長3000公里當時世界第一長的輸油管道。這條大口徑輸油管道,從印度加爾各答直到中國昆明全面緩解了中國戰場的油荒。為堅持持久戰消耗戰並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不是靠人命的堆積、簡單的如地道戰、地雷戰等遊擊戰就能取得勝利的。兩國之間戰爭歸根到底拼得是國力,是經濟。如果沒有能源、作戰物資做保證。如果槍炮裏沒有子彈、彈藥,如果飛機、坦克、汽車裏沒有汽油。如果負傷的戰士沒有醫藥的救治,如果沒有物資的依靠是打贏不了這場戰爭的。認為靠小米加步槍、靠人命搶奪敵人的武器就能取得勝利,那是一種簡單甚至是愚蠢的思維邏輯。

七.七事變以來,日本對中國的工業區破壞嚴重。且中國主要戰略物資和工廠都處在淪陷區。雖然我國政府用70萬將士血戰3個月的代價把長江流域一些重點支柱企業進行了史無前列的千里大遷移,遷移到偏遠的四川山區、遙遠大西北。但日本空軍重點對中國的支柱產業狂轟亂炸,致使抗戰期間中國鋼鐵產業處在停產狀態。其他輕重工業也破壞嚴重。所以中國抗戰前線、後方所需各種戰略和民用物資大都需要進口。汽油、煤油、柴油、橡膠、汽車配件的百分之百,鋼的百分之九十五,藥品、棉紗、白糖、紙張的百分之九十,武器彈藥的百分之八十,主要靠美方供給。平均每運進一加侖汽油要消耗兩加侖汽油。飛虎隊每向敵人投一分的炸彈就要有十五分的物資做保障。

美國在中國最困難危險的時候幫助了我們,美國在中國的土地上奉獻出了幾千名優秀兒女的寶貴的生命。中國幾千年還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這樣幫助過我們?幾十億美圓的援助,無數的物資、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些都是在中華民族處在最危險的時候美國給我們的。而現在的中國還記得美國的恩情嗎?我們中國有多少人知道美國曾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可曾知道美國派遣大批陸軍軍官、作戰部隊、工程部隊,直接參與了中國抗日戰爭?我們可曾記得史迪威、陳納德等等當時在中國赫赫有名的那些幫助過我們的美國人?我們可曾記得那些沒有留下姓名為中國流下血汗以致生命的美國人?中華民族是個忘恩負義的民族嗎?美國的恩情我們還記得嗎?

2004-11-05 21:36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Fed主席葛老繼掌人選 威信掛帥
美國務院警告國民勿前往象牙海岸旅遊
英國學術地位式微 牛津、劍橋決定奪回桂冠
白宮政治顧問:布什將推動禁止同性戀婚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