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竹:文明的自救

劉曉竹

標籤:

【大紀元12月10日訊】不能說中華文明已經墮落,這有點大不敬,但這個文明內部有不少人,包括一部分精英,已經走向墮落,這又是不爭的事實。文明的本文意識脫落,用古人的話說就是:人心不古。可悲的是,在這個“人心不古”之前,還有一個“食古不化”的問題,在“食古不化”後面,又有一個“食今不化”的問題。換句話說,老祖宗的東西搞了個半吊子,現代西方的東西又變味走調,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這就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困境,叫做不清不楚,消化不良。

還有一個笑話。最近,美國耐克公司一個叫“恐懼斗室”的籃球鞋廣告,被中國政府要求停播,原因是不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習慣。如果有所謂“食古不化”,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連一點幽默感都承受不了嗎?廣告的主角是NBA巨星詹姆斯,與假想對手大戰,一是一個身穿長袍的老人,一個是象敦煌飛天形象的女子,一個是象中國龍的怪獸。政府官員覺得褻瀆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我不明白,中華文明什麽時候變成圖騰文化了?

一個文明只有在行將就木的時候,它的文化符號才明顯衰退,而依賴這符號的統治者才會感到神經衰弱,所以才要用政治或權力手段來對某些符號象徵進行特別保護或淨化。這就産生了對人民思想與表達習慣的種種禁制。我說不清楚,究竟是文化禁制導致了文明衰敗,還是文明衰敗導致了文化禁制,反正這兩個東西常常一起出現。然而問題是,靠政治權力搞禁制,這套做法越來越不靈驗了。現在是資訊革命的時代,互聯網的時代,你想壟斷資訊、封鎖言論,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有人可能問:問題有那麽嚴重嗎?從中華文明自身而言,這點事當然沒有什麽了不起。但從官方的反應看,問題的確很嚴重,因爲它反映了一種心態,一種對文明發展的思路。用最簡單的話說,這是一種文化心理變態。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舉國上下變過一次態,對中華文化的摧殘,至今餘毒猶存。現在是不是又要變態了?我們必須保持警惕。

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近代摧殘中華文明的事情都是從政治那裏來。文革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天的政治的確令人擔憂。貪官污吏對老百姓的掠奪壓迫,日趨嚴重,而政治界的渾濁蔓延到文化領域,就是知識界的魚目混雜,泥沙俱下,即使有清流也難以見天日。這讓老百姓對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産生置疑,甚至反感。現在不是有不少人走上民間維權抗爭之路嗎?這導致中共進一步搞思想禁制,這條路走下去,必然要再一次大傷中華文明的元氣。清末就是這樣。太平天國運動不但暴露了統治者的殘暴,也使中國文化的古今傳承出現了巨大斷裂。

在這樣情況下,我們必須多一點文明意識上的反思,這個事起碼要讓知識界做起來。政治領導人不可能做這個事,但起碼不要阻礙知識份子、讀書人做這件事,不要礙手礙腳,不要搞思想禁制。只有這樣,中華文明才能有擺脫困境、走自救之路的可能。在我看來,中國現在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暴力革命,也不是更多的外國投資,而是一種以靈魂救贖爲中心的改革運動。不是說思想文化是萬能的,但沒有它則是萬萬不能的。被壓抑的中華文明的內在活力發掘出來,這個民族才能達到真正自救。什麽是自救?這意思就是不能靠神仙皇帝,也不能靠救世主。老百姓要靠自身的力量,或人性的力量,靠追求真善美,達到某種正本清源,返本歸真,從而實現社會道德的重建,以及人倫與政治秩序的重建。由此看來,中國的確需要大德,但這個大德不是哪個人能給的,而要從老百姓的內心深處發揚出來。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竹:國慶感言  中國人「站起來」要分四步走
劉曉竹:總統大選與中美關係
劉曉竹:文化市場與說話市場
劉曉竹:比穩定更重要的東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