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鄰竊斧——阿哲說故事之5

阿哲
font print 人氣: 284
【字號】    
   標籤: tags:

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如同戴著墨鏡看東西一樣,會使自己看到的事物蒙上一層陰影,以致影響我們的判斷能力。

《列子.說符》中有這樣的一則寓言:有一個人丟了斧子,怎麼找也沒有找到,於是懷疑被鄰居家的兒子給偷走了。然後,就仔細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覺得他走路像偷斧子的樣子,說話像偷斧子的樣子,臉上的表情、動作,沒有一樣不像偷了自己斧子的樣子。

過了不久,他偶然在一個地方發現了自己丟失的斧子,才想起來是自己前幾天幹活時忘在那兒了。這時他再看鄰居家的兒子,發現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正常,怎麼看也不像偷了自己斧子的樣子。

想一想:

為什麼丟失斧子的人,會有這樣的錯覺呢?原因是他一開始就懷疑鄰居家兒子偷了自己的斧子,從而在思想中形成了一種主觀的印象,結果就成了怎麼看都「像偷了他斧子的樣子」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類似這種事例,也是屢見不鮮的。小到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偏見,大到整個社會出現的集體錯覺。形式雖然各有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先入為主的觀念所產生的誤導作用。

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如同戴著墨鏡看東西一樣,會使自己看到的事物蒙上一層陰影,以致影響我們的判斷能力。現實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共為了鎮壓法輪功自導自演捏造了一齣所謂的「天安門自焚案」,然後把這些恐怖的畫面透過電視媒體密集的播放,使絕大部分原本同情法輪功的老百姓,一夕之間產生了集體錯覺。結果再看法輪功學員的言行舉止之後,就成了怎麼看都「像會自焚的樣子」了。

朋友!你有戴著墨鏡看事物的習慣嗎?如果有,請拿掉它吧!

(臺灣大紀元e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時某人在朝為官,一日忽然接到老家的來信。拆開一看,方知家中與鄰人發生爭執,起因是隔開兩家院子的牆塌了,重新砌牆時,兩方都為多佔些地皮而寸土不讓。家人遂捎信來請他出面說話,讓鄰人退縮。
  • 連要使自己最親近的人改變生活的一些小習慣,都很難做到了,我們怎麼能妄圖不改變自己,只想改變別人呢?
  • 寶貝女兒!不要讓逆境摧折妳,而是在逆境中散發妳的芳香,讓身邊的環境因為妳而變得更加美好!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 他們流露寬大的理解和憐憫,來自別人的怨恨與襲擊,傷害不了他;在自己心中,遭受背叛的怨恨,也沒有滋生的餘地。這不僅有助於修復破裂的關係,也給予自己個人內心無邊的平和的天地,樂活無礙無憂 !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 這是一個關於新年團圓、思念舊人、一代新人關愛老人的溫暖家庭情感故事。
  • 善心和寬恕都是從心上入手,推己及人,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摩擦衝突,真正的從內在改變人,感化人,這是避免怨恨,化解矛盾的一個最好的辦法。
  • Shutterstock,butter milk,白脫牛奶,牛奶
    助人不要回報,就像在社會上存入一筆不要領回的善款,而它的利息,會一直挹注到社會的土壤中,創造出源源不斷的複利,越來越豐厚,最後將比本金多很多,永遠存愛人間。而無所不知的上天,會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回報福份在存善款的人身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