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有地震就有位移 地殼板塊天天在動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八日電﹞印尼大地震不但造成死傷無數,地震瞬間更加速地殼板塊的運動。地球科學專家解釋,板塊天天擠壓移動,只要有地震就有位移,值得注意的是,地震造成應力場的改變,將影響下一次地震的範圍,至於範圍會大到何種程度,影響區域何在,都是全球科學家最關切之處。

根據西方的地震研究機構估算,這場印尼規模9.0的地震瞬間將蘇門答臘往西南方向位移了30公尺,相對的也會擠壓到旁邊板塊,並形成新的應力場,而新的應力影響其他斷層的程度多深,海底地形產生何種變化,未來這塊區域的地震危險程度機率有多大,備受各界關注。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黃柏壽表示,有地震就有位移,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例如規模7.3的九二一大地震,車籠埔斷層在豐原、東勢一帶地表,由東南往西北方向位移了十公尺;根據地震學的學理,地震愈大,斷層破裂的面積愈大,計算相關數據時,地震的大小等於滑動量乘上範圍。

黃柏壽指出,地殼板塊無時不在移動,斷層的位移也是動動停停,平常也要好幾年才移動一點點距離,大地震的瞬間位移最多,而蘇門答臘附近斷層可能是數百年來卡住不動,但旁邊的板塊依然運動,強烈擠壓下才在震央處破裂,造成如此大的地震。

除了蘇門答臘位移30公尺,其他地區遭擠壓後又位移多少公尺?黃柏壽說,這需要GPS量測,比對地震前後的位置變化。

至於外電報導這起地震更會讓地球自轉變慢,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郭本垣指出,地球自轉的速度以每天慢零點零零幾秒的速度愈轉愈慢,按照學理,人類走路也會影響地球自轉,地表上蓋了一棟超高大樓也會影響地球自轉,只是每天減慢的速度不到一秒,根本感覺不出來。

郭本垣說,這個地震造成海床抬昇,斷層破出海床表面,呈現西北─東南走向,同時會往四面八方產生應力的變化,可能會影響附近其他的斷層,觸發下一個地震,但是需要深入研究才會知道應力場的變化,計算出附近區域地震危險度的增減,這種計算連保險公司都非常需要,在美國加州的保險公司和地震學家長期合作,就是要了解區域地震危險度的高低,以計算保費。

長期研究地震應力變化的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王維豪表示,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 (USGS)的研究,這起地震呈西北─東南走向,斷層破裂長度達1200公里,它的能量在震央週遭造成不同地形變形,進而觸發小型餘震,或是在斷層未錯動的地區累積應力,為下一次地震儲存能量。

王維豪說,要知道應力影響的範圍和程度,甚至提出預警,必須先了解這起地震的滑移量、錯動量、斷層的寬度、深度,才能計算出應力影響範圍,不過根據經驗值,從斷層往外延伸 100 公里算是很保守的估計。

他舉例,有地震科學家認為地震的動態波長也會有影響,去年美國阿拉斯加發生的地震,連幾百公里外的美國華盛頓州都感受得到,不過應力也會隨著距離愈遠而愈消退。

王維豪強調,未來一到兩週全球的地震科學家都等著美國地質調查所的「地震斷層矩張量資料」,藉此得知斷層破裂多大,滑移量、錯動量,接下來就可以計算出當初地震斷層是如何發生的,至於海底地形的變化則需要研究機構繪出更精密的海底地形圖,再配合相關資料,才知道未來地震或海嘯的發生方式和方向,希望能提出危險程度的預警。



相關新聞
李連杰向華強 命大平安
意呼籲遊客暫停去東南亞災區
南亞海嘯波及澳洲西海岸
蘇門答臘地震  有望催生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