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裡紅千變萬化 王新篤自創琺華技法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古人說「最難拿捏是深淺,千載難逢釉裡紅。「清代人還說,釉裡紅是「凸起釉面的寶光」。源於唐代的瓷器釉裡紅,屢屢在骨董拍賣市場上創下高價,但釉裡紅燒製技術特難,至今少有人能完全發揮釉裡紅的奔放紅彩,更遑論在釉裡紅之外,搭配燒製出更多不同的色澤。二十八年前,王新篤初次接觸到釉裡紅,從此一頭埋進這「難以掌握」的紅彩裡,不斷試驗如何將綠釉色澤的氧化銅著色劑,透過窯變幻化為豔麗的紅彩,之後,又不滿足於單一的釉裡紅色彩,更進一步研究如何將釉裡紅搭配其他釉下彩,在單一作品上,創造出更多顏色變化。

 過去一般燒製釉裡紅的人,能燒出奔放的紅已算了不起,之後,較為人所熟知的是青花釉裡紅,而藍色與紅色也就大致決定了釉裡紅作品主要的顏色。

在王新篤的作品裡,除了紅與藍之外,新增了深綠、淺綠、黃色與紫色,多種顏色搭配,使作品中所描繪的內容,不再僅止於傳統的龍、鳳或宗教題裁,在埔里鄉下長大的王新篤,把兒時回憶、荷塘風景、年節習俗、甚至夏夜裡閃耀金光的螢火蟲,全都燒進釉裡紅的作品裡。

 此外,王新篤也把自創「琺華」的技法融入釉裡紅作品,在陶胎表面上用特製帶管的泥漿袋,勾勒成凸線的紋飾輪廓,再分別以黃、綠、紫釉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紋色彩,入窯燒成。有些作品則在釉裡紅燒成後,另以約八百度的高溫燒上金色顏料,使作品有更多變的風貌。

 王新篤辦個展,他也特別燒製許多新的作品,自十二月四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在工藝所台北展示中心展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江西景德鎮湖田窯出土遺物首次面世
清代藏珍香港蘇富比拍賣 雍正「瓶」估價港幣千萬
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