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蹟 文藝勝地

中山堂—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台北會場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柏年/台北報導)您去過台北的中山堂聆賞過表演嗎﹖由新唐人電視台所主辦,2005年第二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台北會場,就預定在這座歷史悠久、名聞遐邇的「中山堂」內盛大舉辦。「中山堂」對於台灣意義深遠,早年曾經接待過各國政要,舉辦肅穆的典禮國宴﹔如今則成為文藝薈萃、充滿文化氣息與咖啡香味的休閒表演場地。見證台灣今昔政局變化,以傳遞文藝薪火而迄今屹立不搖的中山堂,在此舉辦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年代變遷中的古蹟

1928年台灣日據時代,彼時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登基,籌劃費時多年,終於在1936年建造完成此棟建築,名為「公會堂」。建築式樣極為自由,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如圓形拱門、尖弧高窗的建築風格,在當時而言,是一棟相當先進的建築。整體規模壯觀宏偉,在日據時代只僅次於東京、大阪與名古屋,排名第四。

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時的日軍受降典禮,便在這所公會堂舉行。國民政府執政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政府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接待外國政要、款待貴賓國宴的地點。著名者有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延、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皆於訪華時在此舉行國宴,風雲際會,盛況一時。而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及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等重要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這些珍貴的歷史事蹟是台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山堂的地位特殊重要,於是1992年,政府即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見證台灣進步的音樂聖地

雖然中山堂曾是外交上折衝樽俎、國家大典的重地,富有濃厚的政治意義,但在強人威權逐漸瓦解之際,中山堂也成為文化藝術空間解嚴最早的場地,也因此而屹立至今。這裡有音樂、畫廊、餐廳,也定期播放電影,以柔性的文化氣質貼近民眾生活。台北市第一屆的集團結婚、影屆盛會金馬獎、亞太影展也都在此盛大舉辦。衣香鬢影、紅毯舖地、眾星雲集,好不熱鬧。可以說台灣許多藝文的種籽,都是由中山堂散播出去的。


當時的中山堂是當時全國最好的藝術表演場地。無數享譽國際的樂團在此演奏。如雲門舞集的首演、1970年代「台灣民歌之父」楊弦與詩人余光中合作,將其九首詩作譜成曲子時,也選擇中山堂作為發表的地點,轟動文藝各界。戒嚴時期西洋流行音樂的引介,亦是透過資深音樂人余光在此協辦多場演唱會,讓當時台灣年輕的族群有了一個心靈解放的音樂聖地。長久以來,「中山堂」都代表著台灣文化殿堂的嚮往。


承先啟後 再創新局

1998年,中山堂封館整修,於2001年重現風華,開放成為台北重大藝文活動的重鎮。時代推演,許多割裂國際與心靈的意識形態與圍牆不斷崩裂倒下,當政治風雲變換之際,中山堂仍能藉著文化藝術匯集眾人的心。


2005年1月19至20日,新唐人電視台即將在此舉辦第二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台北會場主題為「神韻再現賀新春」。在這座充滿人文和古蹟氣氛的表演殿堂中,將與全球七座名都連線,一同展現華人藝術與經典名曲,讓中土神韻重新煥發光彩,衷心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與,同賞這難得的盛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高雄鳳凰花季 繽紛花海如火把般艷麗
美前副卿:中共越欺負台灣國際社會越挺台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易有強降雨、雷擊及強陣風
組圖:熱鬧迎端午 台故宮推「端陽時節」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