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之:細數“聯軍”功過

王敬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美國這次出兵伊拉克,雖然引起舉世非議,譴責其霸道蠻橫,云云,我並不反對這些非難之詞,但也要全面觀察,看到它的進步。至少有一點,顯出它的虛心之處:它在官方用語中盡可能避免單打獨鬥的好漢腔,總是自稱“聯軍”。儘管英國出兵助陣,只佔個零頭,但美國很給面子,口吻中咱們哥兒倆一而二、二而一,以示不是在唱獨腳戲也。由此可見,它蠻橫中多少還含有謙虛味道。

由它這聯軍長、聯軍短,我自然想起了中華民族的切膚之痛。我們中華民族受“聯軍”之惠也已無窮。早期的英法聯軍不說了罷,那只是小試鋒芒。到了一百零四年前,來了個“八國聯軍”,那可把我們鬧慘了,連皇帝也逃難落魄了,廣大老百姓更是平白遭殃,整個國家損失無算,光是被掠走和遭毀壞的文物就數不勝數。

但聯軍都是師出無名的嗎?不見得。就像這次美英聯軍打伊拉克,那傻蛋侯三爺確有不是,美英至少可稱除暴安良。那八國聯軍入侵京津亦非平白無故,義和團確實鬧得太凶,太不像話,殺洋人、燒教堂,而腐敗的朝廷竟還助長其勢,所以聯軍打出衛護商民的幌子不為無理。

話又要說回來。清廷和義和團也不可苛責。當時洋人在華勢力日益囂張,那些教會、教堂、甚至醫院、育嬰堂等,在行善的同時也大缺其德,再加上中華的一些莠民倚仗洋勢作惡者亦非少數,民間怨憤漸深,義和團亮起興教滅洋的口號,正是入民之心。

綜觀歷史,一切事在起初也許並不壞,屬於正常的反應,甚至是正當的義舉,但在反應過程中發生了偏差,走向反面,而世上事不平則鳴,反面必引起對應的反抗,反抗又會走火入魔,再引起另面的反應;如此循環,輪迴無窮。

就論八國聯軍吧。本來是對于華界偏激反洋的回應,不為無理,後來卻落得個侵略的罪名。而且那聯軍確實是作惡多端,導致中華民眾應有的讎恨。即使聯軍中的美國把庚子賠款用作華人教育經費,總算是大度了吧,也還是消除不了深印在民眾心靈的反洋情緒,這種情緒綿延至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但不忘和師承皆非易事。今天,布殊總統表面上確實全無百年前其先輩那種凌人的氣概,開口閉口都聲明不圖殖民利益,這也可算是真話,只可惜他在心態上與其百年祖先殊無二致,仍然是唯我獨尊,仍然是無視和不懂其它民族的情況。他一再誠懇表態,要給別的國家帶去“民主”,這就是不明事理,也可能是自找煩惱,甚至是自套絞索。民主是一種制度,一種生活方式;人家要實行什麼制度,要怎樣生活,干卿底事?尤其民主,更無法由人恩賜。若說要把“君主”“霸主”強加于人,至少在字理上還講得通;“民主”怎麼給人呢?民若自己不要主或無能作主,你把這“民”去交給哪個“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