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隨筆(1) 從倫敦到巴黎

區元愨

標籤: ,

【大紀元2月10日訊】歐洲,一個別具吸引力的地方,並不是因爲它已于近代史上成爲科學文明的新發源地之一,更不是因它是現代戰爭的現場。

那是高中讀書時的外國地理,外國歷史給我刻下了難忘的記憶。雄才大略的漢尼拔、驅逐強權的克洛維、還有戰功顯赫的凱撒……。當然,阿爾卑斯的雪峰綠林、地中海沿岸的碧波白帆、工整入微的塑像、那不勒斯樸素的民歌、還有聽來神秘的黑森林……。都那麽生疏而引人、那麽多變而有趣。

八年前真正從工作中退了下來,時間上、精力上、經濟上都已經稍爲鬆動一點,與老伴都共同有看看世面的願望。歐洲就成了我們的首選。歐遊項目實在太多了,就我倆年紀條件而言還是慢走細嚼爲好。於是Insight的”歐遊壯觀行”(European Grandeur) 成了我們的選擇,一個月在西歐13個國家繞一圈也就不多不少,名城首都還有兩晚三天的逗留。我們的機票還安排了早到晚走有較多的時間在英國逗留。總共就已五個星期多了,一個從容的旅行。

那是晚秋十月陽光燦爛的日子,飛機在倫敦降落。這裏是旅程的集散地,住地又在白金漢宮門樓街、聖詹姆士公園、西敏寺就在步行距離之內,轉幾個彎便是白金漢宮。安頓一下,吃個午餐,我們便向著這些名勝區走去。這期間正是戴妃遇難後的日子,倫敦城似乎陰霾未散,平添霧都倫敦的神秘色彩。街上偶而還能看到傳媒新聞海報。穿過擁擠的街道,繞過林蔭道,在車水馬龍的維多利亞紀念像的花園廣場正面,我們終於來到了白金漢皇宮正門。四平八穩方方正正的宮殿建築給我埋下了一個基本概念:歐洲的宮殿外形和東方宮室建築上的線條造型多變那真是十萬八千里之差異。不免想起杜牧筆下描述的阿房宮”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得清醒一下頭腦,我是來異國旅行啊!不過白金漢宮的後院及格伶公園該又是另一景象了。明天要起程了,還是留待旅遊結束後安排吧。

翌晨天未亮就要到旅館大廳集中,還有點寒意,穿上大衣才好上路。大廳裏圓型大柱周圍已陸續站滿旅客,四周金壁輝煌,想必是古時大宮侯的住處。等待一下登記手續,於是大家道聲早安問好,開始了隨意的閒談才知道大部分都是澳洲旅客,還有一對是紐省來的果園主夫婦,相談甚歡。氣氛也就暖和起來。

在路燈下上了車,導遊開始了輕鬆的介紹,是個高佻妙齡女士,滿口流利英語卻原來是比利時人。我們將要去的最後一個國家,正是她的家鄉,還答應將盡地主之儀爲我們好好介紹。

天大亮,窗外一片片丘陵地,滿地陽光,正是最肥美的英國東南部農耕區。不久便到達開敞的平陽地區,只見亂石紛陳,野樹彎折,靠近海岸了,莫非已到達古戰場附近。這一帶難道就是二千多年前凱撒大將首次率領羅馬軍橫掃法國西北,強佔比利時的跨海入侵英倫被擊潰而逃的地方。那時英國的祖先塞斯特人(Celts)精於鐵器並研製了雙輪戰車,用駿馬的速度,戰士的利刃,把羅馬兵趕跑。

在渡輪上用過午餐,我們已在歐洲大陸上,車上開始熱鬧起來。巴黎,法國文化藝術之都、民主革命的搖籃就在眼前。剛爬上山坡,遠望高高的圓柱頂一個鍍金的自由神像輝耀眼前。這就是原來的巴士底獄原址。法國大革命在這裏舉起了第一幅戰旗。在這原址建造了這紀念柱,下面成爲數次革命烈士遺骸埋葬的地下陵園。

進入市區,寬闊的大道、密密的護路樹林、凱旋門、愛費爾鐵塔已歷歷在目,好不興奮。然而車已停在香榭裏舍大道附近的一棟塔形大廈旁。噢,我們的住地!這不正處在巴黎市金三角地帶(Triangle d’Or)。過去這裏住著最富有的居民、最豪華的旅舍、最時尚的商場和娛樂園地。該花點時間逛一下才行。

幾十層高的協和塔樓果然是我們的住處,從房間的弧形大窗遠望鐵塔,這一帶勝景盡收眼底,今晚還要夜遊鐵塔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日本香川單車一日遊:琴彈公園、錢形砂繪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