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一言:宣判香港民主死刑 死刑在執行中

張三一言

標籤:

【大紀元2月25日訊】評論員文章如是說:「基本法第104條規定,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就是愛國愛港要求的具體體現和法律化。」「認同國家就是要真心實意地擁護祖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準則,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和搖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政府沒有信任感,其他一切都談不上了。」』

在党的用權文化中,“人民日報社論”“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新華社的編者按”是黨的最高意志表達、是一切行動的指導思想、是淩駕於法律之上的“檔”!

有大陸生活經驗、對党文化有認識的人都可以從中解讀到:這是黨中央通過人“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新華社的編者按”形式,向世人宣佈:香港的民主、民主政改、民主派死刑,死刑在執行中…

現在党在香港的宣判民主死刑是國內五十年黨歷次對敵鬥爭的的濃縮版重演。黨的對敵鬥爭過程一段是這樣的。先由黨提出一個“神聖原則”。例如“反革命”、“剝削”、“右派”、“右傾”、“修正主義”、“黨內走資派”等等。以這個原則去判斷一切是非對錯。這個原則佔據政治道德的至高點,處於無人可以反對的地位。在這個原則下,由黨作解釋甚麼人和甚麼事符合這些原則,再由黨的幫忙幫閒幫兇羅織罪證。連高饒、彭德懷、彭羅陸楊、劉少奇、鄧小平、陶鑄、江清等人都要跪伏於這些原則下。

在這過程中,一般是用黨紀、政策、法律等冷暴力手段執行;只有少數用槍炮熱暴力,例如西藏、六四等。要注意的是五十多年來,掌握党權者在這些的對敵鬥爭中從未輸過一局。其次要注意的是這些鬥爭的勝利者幾乎經過一段時間後都證明是錯誤的,但這些權鬥的勝利者沒有一次承認錯誤,沒有一次向受害者作過道歉。他們用的是甚麼平反之類等方法。用這些方法,不但不說明黨當時錯了,反而證明“現在党更光明偉大正確”了。

現在在香港對敵鬥爭提出的原則叫做“不愛國”。這個原則和和當時劉少奇、鄧小平等“叛徒內奸工賊”的“黨內走資派”罪名本質上是一樣的。党要用“不愛國”罪判處香港的民主、民主派、有民主訴求的港人政治死刑。

黨的喉舌提出了一個“不愛國”原則。經党的高官、護法、香港傀儡作證,指實司徒華、李柱銘、張文光、劉慧卿、吳靄儀等民主派首要分子為不愛國者、必須剝奪“治港”權利。(因為中央要23條立法)反23條立法、(因為中央已經明示在香港不政改,即要“循序漸進”)要求還政於民、(因為中央已經定性)參加六四燭光晚會…的港人都是和中央“角力”,所以全港大部分人都不愛國,都必項剝奪政治權利。甚麼是愛國呢?民建聯、港進聯、烏維庸、徐四民等就是愛國樣板。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就是由這些人(這些人就是欽定“絕大多數”港人代表)把持立法會,把立法會變成香港的人大政協,充當董建華的保皇工具,這就功德圓滿了。

現在要看的是,香港的司徒華、李柱銘、張文光、劉慧卿、吳靄儀等人會不會像高饒、彭德懷、彭羅陸楊、劉少奇、鄧小平、陶鑄、江清等人那樣跪伏於這些原則下。

我曾經說過,香港政改成敗存乎於黨的當權者“一念之差”。現在看來當今掌權者在對待香香港政治問題時,頭腦中含“專制量”巨多,含“現代量”極少。這個“專制量”巨大的權力,碰上一個幾乎全含“現代量”的地方結果會怎麼樣呢?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提問:這次黨在香港的對敵鬥爭會不會歷史重演:党權全勝?

那就要看看鬥爭中雙方所處環境和實力。

1、過去黨歷次鬥贏是在對外封鎖、關門打狗的狀態下取勝;現在在香港是在門戶開放、光天化日之下行事。

2、過去是在只有當權者一把聲音宣佈真理、指證敵人;現在有眾多聲音,無人能壟斷真理和羅織罪名。要注意的是,能發出聲音就是力量,能發出真理的聲音就是巨大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為港人占多。

3、過去被指為敵人者,絕無反擊手段和能力;現在香港的民主力量是有理有勢有形有法保障的權力實體。

4、過去,掌權者例如毛鄧等人都有足夠的個人權威,可以一言為天下法;現在江胡溫都缺乏這些政治資源。

5、過去滅敵一般不涉及外國,現在香港有國際條約(聲明)制約。

等等。

但是相同的或者更為重要。

1、過去和現在黨都以專政為本,或者還可以說尤今為烈。

2、過去和現在黨都掌有專政工具,而且是今比往強,更加上經濟有所成,可有恃無恐。

党已經宣判香港民主死刑了,且死刑在執行中…看來未必像人民日報印紙,版版一樣。黨在香港的對敵鬥爭未必會一如過往國內鬥爭那樣,取得全勝!各得勝負數如何?並不是已經確定了的。我想司徒華不會像劉少奇那樣如野狗般死在大嶼山,大概是可以肯定的。

因為我對現今黨的掌權力者的含“民主量”實在不敢相信,所以,我對香港政改是悲觀的。前述各點與後述兩點相比,後者可絕對滅掉前者。

2004/2/21

(源自《議報》http://www.chinaeweekly.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三一言:對和平與暴力的七點思考
張三一言:“党准談民權”的窺測與分析
孫丰:劉青伙計的命題不對
張三一言:鳥籠內政改──香港政治形勢驟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