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舉起手來》 馮小宁開走無厘頭路線

標籤:

【大紀元3月8日訊】昨晚,導演馮小宁帶著他蟄伏一年后拍攝的新片《舉起手來》,來到位于昌平的中國政法大學劇場,進行影片的首次試映活動。一向以執導戰爭史詩電影聞名的馮導演,自從電影《嘎達梅林》后,就一頭扎進了這部抗日戰爭喜劇片的拍攝中,更是首次起用了郭達、潘長江兩大小品明星擔綱主演。在昨晚影片的試映中,全場觀眾從頭笑到了尾,不少前來看片的發行公司負責人以及北京各大影院的經理,本來一直繃著勁儿,但沒過多久,也全都融入到了全場的笑聲中。見面會上,馮小宁登場時的掌聲,絲毫不比主演郭達、潘長江少。用他的話說:“我是第一次拍喜劇片,大家的笑聲讓我覺得類型電影的方向沒走錯。”

  漫畫“日本鬼子”

  據中華网3月7日報道﹐馮小宁表示,這些年自己拍攝的電影很容易被人歸類,畢竟從《紅河谷》《黃河絕戀》《紫日》到《嘎達梅林》所關注的都是戰爭和人性的問題。“作為職業導演嘗試不同的風格,本來就無可厚非,但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人划了一個圈。都說我嚴肅,那我就整一部喜劇電影給大家看看吧。”  

  雖然是喜劇片,但馮導演的故事依然沒离開戰爭背景。《舉起手來》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隊精銳的日本兵沖進小山村,尋找一尊金菩薩頭像。郭達扮演的農村郭大叔和敵人進行斗智斗勇的周旋,而潘長江飾演的“日本鬼子”羅圈腿被農民的鐵鍬打成了白痴,會說的話只剩下“花姑娘”。而日本兵也進入了郭達陰差陽錯設下的一個個陷阱。

  整部電影更像一部鬧劇,其中日本兵吃飼料、螞蚱扣扳机、羅圈腿穿紅被單斗牛等笑料,雖然十分精彩,但用不少大學生的話說:“電影的确很好笑,但總覺得不登大雅之堂。”馮小宁對此表示:“我這部電影并不像以前影片那樣需要負載什么哲理和思考,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讓大家笑。至于是否能登大雅之堂,這是大家對喜劇的理解問題。比如周星馳的喜劇開始大家也認為很低俗,但是現在他又是許多人的偶像。對喜劇的認識在很多時間階段內是不同的,也是會改變的。這部電影之所以很夸張,我就是想用漫畫的手段去表現‘日本鬼子’就是傻帽儿的主題。”

  潘長江愿意給導演片酬

  影片中潘長江飾演的“日本鬼子”羅圈腿,雖然不是隊長,但所有的笑料几乎都和他有關。而他在片中也只有一句台詞,永遠瞪著眼喊“花姑娘”。潘長江透露,雖然自己之前也演過電影,但并不是很自信。這次和經常拍攝戰爭題材的馮小宁合作,更讓他在進組之初就顯得很緊張。“不過馮導演的一番話讓我鎮定了,他讓我安心扮傻子,因為這個角色一開場就被打成了白痴,而且只有一句詞。演完這部電影后,我切身感覺到台詞真的不在多少,而在于這個人物是否有彩儿。”

  据悉,這部《舉起手來》的投資大約只有300多万元,而片中還有不少飛机轟炸、火車脫軌等大場面。潘長江和郭達都是國內小品界響當當的大腕,他倆的片酬更是達到了歷史新低。  

  郭達笑著表示,從出道以來我演過的喜劇小品大概有200多個,每次的劇本我差不多都要參与改動或是填加意見,而這次馮導演的本子,我看得笑翻了好几回,想改都沒法改,太絕了。而且郭老漢這樣淳朴又搞笑的英雄,以往的影視劇也不多見,遇到這樣的好角色,誰爭片酬誰是傻子。潘長江更幫腔道:“我特別喜歡馮導演的節奏,可以說片酬少是我的榮幸。說實話吧,這樣的劇給導演片酬我都干。”

  馮小宁吼出主題歌

  眾所周知,馮小宁一向是電影多面手,攝影、美術樣樣都參与,這次在電影《舉起手來》中,馮小宁除了一貫的身兼多職外,居然還首次開唱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歌《老少爺們》。問起原因,馮導演坦言,這是赶鴨子上架。“由于這首歌的歌詞是我寫的,所以我特別明白歌曲想表達的那种感覺。”但是和几個當紅歌手談罷,才知道大家都忙著走穴掙錢。“實在是無奈的情況下,我才硬著頭皮唱了起來,唱完后我摸著了脈門,就是高著嗓子吼吧。反正主題是同仇敵愾,所以讓我這個非專業歌手覺得特別的爽。”

  下部電影是恐怖片

  馮小宁認為,這部《舉起手來》算是自己的敲門磚,“其實中國電影市場很大,觀眾并不是不愛看電影,但客觀存在的問題是,很多觀眾沒有途徑看到電影。換句話說,電影現在變得越來越小眾,電影院里只剩下大片,只剩下時尚,而對于電影大眾消費的這一個特點已經喪失殆盡了。”他覺得大力發展類型電影才是今后國產電影發展的方向。馮小宁用自己舉例:“不少人認為我只會拍一种戰爭題材,但事實證明這是盲人摸象,他們今后會看到我的更多側面的。”

  馮小宁透露,不少人勸他拍攝一部農民題材的電影,“可能是因為我拍攝戰爭題材的背景常常是發生在農村,所以他們才有了這個提議。不過我想告訴大家,下一步我會讓觀眾有新的發現,我正籌備一部恐怖電影,我保證大家看完后不敢走夜路。至于喜劇片嘛,拍完這部《舉起手來》我不打算再拍了,我實在是不想再重复自己。”

  顛覆才有惊喜(評論)

  看完馮導演的這部《舉起手來》,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怎么可能是馮小宁導演的電影呢?影片中充滿了夸張的笑料。其人物塑造也極其的臉譜化,“日本鬼子”全像傻子,而正面人物每每都會逢凶化吉。劇情也是中西借鑒,國產片《地雷戰》和美國片《小鬼當家》的影子在片中隨處可見。影片乍一看的确很有些港產喜劇電影的感覺,甚至有部分地方流露出王晶電影的端倪。

  難怪有影院經理評价這部電影就是兩個字“惡搞”。但仔細一想,惡搞并非惡俗,而且兩者還有本質區別。其實所謂的這种“惡搞”是喜劇電影常見的一种假設模式。喜劇電影中的大賊和強盜都是奇蠢無比,而正面角,哪怕是手無寸鐵的小孩、婦女也一樣戰無不胜。雖然這都是編導的假設和杜撰,但觀眾也樂意接受這樣的現實。《舉起手來》這樣的題材顯然屬于這類影片的范疇。

  撇開這部影片不說,最讓人興奮的是導演馮小宁創作身份的轉換。應該說這樣的電影馮小剛拍出來并不奇怪,因為社會早把馮小剛定位在成熟商業導演的位置上,而馮小宁這樣的“史詩”導演的顛覆,才真正讓人感到了惊喜。(京華時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范冰冰晒半山豪宅 櫃中飲品顯示她已移居香港
演員杜旭東被爆為電詐拍廣告 涉案金額上億元
《慶餘年2》爆紅 張若昀唐藝昕愛情秘辛曝光
知名陸綜傳意外 多名參賽者骨折 節目組不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