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一言:淺談奴才

張三一言

標籤:

【大紀元4月18日訊】[一]、奴才的政治定義

奴才可從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觀點給出不同的界定。我這裡是在政治領域以政治角度定義“奴才”。

認同和馴服於專制權力者=奴隸。

在奴隸中有為專制辯護、誘導人相信專制、壓制人服從專制才能者=奴才。

定義奴才的理據。

專制的本質內容是有權者剝奪無權者自由、自主權、人權、人格尊嚴…服從專制者的實質含意是自願地把自己的自主權、人權、人格尊嚴…奉送給專制者。一個不要自己的人格尊嚴和自主權的人不是奴隸是甚麼?

奴隸中有為專制者消災解難才能者為奴才。御用文人就是典型的奴才。

若被指為奴才而不服者,請給出專制者不剝奪人們自主權、人權、人格尊嚴…相反是恩賜人們權利的保護神的理據。

[二]、奴才的分類

奴才有兩種。一種是受雇奴才,一種是義務奴才。

受雇奴才,可以自我開脫說:他們所為是職業致之,是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和司其事各為其主;與個人政治品德無關。這是很多為專制者做輿論工作的宣工、新聞工作者的說詞。這其中有的是實情表白,有的是自我安慰和騙人的說辭。

義務奴才的辯解詞是:維護專制反對民主這是我自由和獨立思考的結果。他們辯稱:既然是自由和獨立思考作出的結論,當然不是奴才而是獨立知識分子了。但這並不能擺脫奴才的界定,只能說這些義務奴才是經自由和獨立思考後,得出自願為奴的結論!也就是說在層次上,義務奴才比受雇奴才境界更高一層:是有自覺性的奴才、是奴性內在化了的奴才。

奴隸有外在化奴隸和內在化奴隸之分。外在化奴隸是身為奴但心不甘為奴者,他們會找尋擺脫奴隸身分的機會;典型的例子是斯巴塔克。內在化奴隸則是不但身為奴隸,還在心靈上自願為奴隸。馴服於奴隸主已經成為其內在道德和行為準則。這些奴隸會把維護奴隸主權益置於自己權益之上,會為奴隸主獻出生命。

受雇奴才有可能是內在化奴才,也可能是外在化奴才;義務奴才則全是內在化的奴才。一些標榜獨立知識分子者,就是內在化奴才的佼佼者。

[三]、奴才的轉化

當專制權力消亡或演變成民主權力後,奴才樹倒猢猻散。大部分奴才會消聲匿跡、人間蒸發;外在化奴才多會第一時間擁護新權力者;內在化奴才有一部分會繼續當新權力的奴才,有一部分則會轉為反新權力者。

轉為民主權力辯護的奴才,在人格、思想、習慣和形式上還是奴才,但在邏輯上,因為民主權力並不剝奪這些奴才的自主權和人格尊嚴,他可以做回一個有自主權和人格尊嚴的人,所以沒有了奴才的實質。

轉變為反新權力者,在思想人格上雖還是奴才,但是,在形式和行為上已不是奴才,而是沒有依傍權力的獨立自主異議者。這樣的歷史奴才,實際上取得了獨立自主的資格。他們與原本倡民主反專制、現轉為針對民主當權者、為社會公義和弱勢階層鳴不平的自由知識分子在客觀上是等價的。

2004/4/17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三一言:解讀胡溫治港觀點
張三一言:不合法權力合法化必由之路
張三一言﹕老專政新遇民主,怎麼辦?
張三一言﹕反對"愛國者治港"偽原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