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人不忘被納粹屠殺的6百万猶太人

標籤:

【大紀元4月21日訊】(“只要我們能把‘恨’這個詞抹去,教導我們的孩子把它用‘愛’來代替,我想我們就再也不會看到類似的屠殺再度發生。”——納粹大屠殺幸存者凱尼)

(大紀元記者周棋費城報導)“我7歲被關進監獄﹐我們被送到了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我忍受了飢餓、迫害和其它的一切。我失去了我的家庭。”今年70歲的米蕊安姆.凱恩(MIRIAM CAINE)是納粹大屠殺的幸存者,她出生在波蘭,“因為飲食不良、衣不裹體,我的身體持續惡化。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被人打了﹐我的書、我僅有的一支鉛筆、還有我作為午餐的那片面包都被搶走了,最后我不得不赤著腳在雪地上行走,可到了學校卻因為交不上作業而受到了懲罰,盡管我的作業是被人搶走的。這一切都因為我是猶太人。”

4月18日下午,在費城市中心受難者雕像廣場舉行了納粹屠殺40周年紀念活動。紀念者簇擁在紀念雕像下,追憶在大屠殺中被消聲匿跡的﹑佔當時世界猶太人總數1/3的死難者。人們手舉寫著受難者名字的花圈緩緩走進會場,把花圈擺放在紀念像的周圍﹐三十多名兒童舉着在大屠殺後得以留下紀錄的死難者的照片展示給紀念的人群。凱恩是一千多名紀念者之一。



因為全身關節疼痛必需拄手杖行走的凱恩說:“我丈夫是七個集中營唯一的幸存者。我所有的親戚、我父親的工厂、我們的家、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財產并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家庭失散了。”

凱恩一直關注著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戰爭和屠殺:“我想﹐制止悲劇重演的最好辦法就是根除仇恨﹐人不應該有仇恨。我們流着同樣的血、我們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受的傷害也是共同的。只要我們能把‘恨’這個詞抹去,教導我們的孩子把它用‘愛’來代替,我們就不會看到類似的屠殺再度發生。”

費城樂團音樂指揮克理斯托夫.艾申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應邀演講:“從一開始我就為我的同胞深感內疚,但因為我的背景我個人又能超脫它,我更能為那些羞于回首的人承受它。”德籍的艾申巴赫不是猶太人﹐他于二戰中生于德國,母親生他後就辭世了﹐身為音樂教授的父親在他很小時就因反對納粹而被害。他說:“我的使命是音樂,一种追憶的語言,一种展望的語言,一种表達人性与尊嚴的語言。”“我的使命存在于演奏的每一個音符中﹕讓人們互相溝通而不是互相疏遠。”“如果我們從這個悲劇中學到什么的話,那就是不能讓類似的災難重演。”


“費城不會忘記大屠殺﹐絕不能讓類似的災難重演。”市長史萃特說,“我們會致力于反對各种歧視,無論它發生在哪里,針對哪個群體。”

費城猶太人大屠殺幸存者協會SARITA RUSS GOCIAL用希伯來語演講:“我要求到場的所有人与我一起發誓,發誓記住……發誓為任何地方存在的壓制和不公而戰……發誓要一遍一遍地講述我們家庭的遭遇。 如果我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我們什么也沒學到。”

據統計﹐在1939年~1945年期間﹐納粹德國共建立了15000個集中營用于系統地奴役與屠殺猶太人。其中1940年在波蘭建立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有至少兩百萬猶太人與戰俘在那裡被毒氣、飢餓、和強體力勞動致死。據集中營頭子赫斯的供詞﹐每天有約9000人在奧斯威辛的毒氣室被屠殺。德國境內的特萊森塔(Theresienstadt)集中營有咖啡廳和商店﹐甚至還有帶音樂亭﹑花草的廣場﹐曾作為模範供國際紅十字會參觀﹐向世界展示集中營內猶太人的待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學者強調大選後台灣應正視兩岸關係發展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破冰開局﹐接近客戶
專家分析台灣大選影響
美國旅遊雜誌25特色城市調查排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