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恆春古城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林美華、陳冠妤採訪報導
恆春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除了擁有一個極浪漫的名字和超迷人的景觀外,她還有四個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門,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你知道恆春這個名字因何而來?又起於何時嗎?你想認識她古典知性的另一面嗎?

恆春古時候並不叫恆春而叫琅橋(據推測應是排灣族語的音譯),在西元1874年5月這裡發生了著名的「牡丹社事件」,當時的欽差大臣沈葆禎授命巡撫琅橋。沈葆禎到此後發現這裡的地勢雄偉,進可攻退可守,惠風和暢,四季如春,因此上奏請准築城設官摺。他當時上奏對琅橋的描述:「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恆春之名可能定於此時,而後奏准,遂設恆春縣城。


恆春古城,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到現在已有一百二十九年的歷史,是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百年縣城。古城內的街道呈丁字型,昔日北門為正門、是古城之官道,這一帶為練兵營,因此甚少居民。現今北門的城牆上還保存著恆春古城唯一的碑石,這一碑石立於清光緒二年(約西元1876年),內容是: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為嚴禁自盡圖賴以重民命事!(北門畫作為半島藝術季展覽作品)

時光荏苒、物換星移,現在北門附近居住的人口雖然不及西門、南門來得多,但是城門四周都可見得到新舊樓房,而且其兩側的城牆現今已修復完成,城門右側築有樓梯可供人登上城門思幽懷古一番!這是四個城門中唯一可讓遊客登樓觀賞的城門!透過畫家想像的筆觸,我們彷彿坐著時光機回到了百年前北門的一角,稍稍感受當年的景緻!

恆春古城,當年城內居民多居住於西門及南門附近,以致現今此二處周邊商業繁榮、人口集中,尤其今日的西門巷道更顯得狹小。而南門是四個城門中結構保存最為完整的,還保留有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的城牆、城門上築有飛簷式的牌樓。但為了整治交通而將南門的城門兩側闢為道路,以致形成一個圓環。

南門

東門城牆

東門的城門上也築有牌樓。當年恆春古城建城時除了四道城門外,還築有城臺、城樓、炮台四座、沿城周圍共築有1384個城垛。而今城垣大部分還在,為了保持古城景觀的完整性,景觀整建工程已展開,整建採用古法:以石灰、糯米、黑糖漿等為建材,來從事修建,希望讓百年古城再次重現新生命。

屏東縣政府主導了整個恆春古城的重建計畫:整建工計畫從東門城牆延伸至北門,由於在養鴨水塘發現了護城河的殘跡,也將一併整合成為生態景點。 西門則因道路狹窄而且有很多商店面,未來將規畫為單向車道且增加人行步道,以構成徒步商業店街。南門周邊商業發達,也將規畫成商業景點,以便提供遊客休憩、消費、古城藝術的欣賞導覽。北門因鄰近學校,將規劃成文化景點,規劃成具有當地民風特色的文物街道。

屆時我們看到的將是樸實的古代城牆依舊堅挺著,繼續守護這裡的土地及人民。讓我們一起來期待那重返時光隧道的欣喜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三百張環島觀光火車票 不到4分鐘銷售一空
屏東恆春飛魚季登場  飯店業者推出美食觀光
毒品入侵 「春天吶喊」又變調
恆春半島鐵人三項賽 17日展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