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明:止步於中國的監獄門前

田曉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訊】有報道說,聯合國酷刑報告員范博文先生今年六月將訪問中國並參觀監獄。筆者以為,這樣的參觀還是不搞為好。中國的各級官員歷來有一套對付參觀、檢查的辦法,幾十年來屢試不爽,別說是聯合國酷刑報告員,就連中國的前任總理朱鎔基都被底下的小官騙得一愣一愣的;所以聯合國的報告員到中國的監獄裡將很難得到他想知道的情況。

筆者1994年在凌源第二監獄就見過監獄是如何欺騙美國的人權觀察團的。為了迎接美國人的到來,監獄首先把監獄的環境好好地收拾了一下,能刷油的地方都刷上了油,就差沒把院子裡的道路也刷上油了。

美國人到來之後,安排他們和監獄教育科的犯人教師進行了交談。美國人問:”你們的伙食怎麼樣?”犯人答:”很好,我們還能經常吃到細糧。”美國人問:”細糧,細糧是什麼?”在美國人的飲食習慣裡大概沒有粗糧、細糧之分,所以他聽到細糧這個詞之後有點兒不明白。

那個回答問題的犯人顯然在撒謊,因為1990年之後,犯人伙食的質量就一年不如一年,這是我親身體驗到的。發霉的糧、變質的油、甚至臭肉我們都遇到過。就在那個時候,監獄的上級領導機關派人到監獄去考察監獄裡的實際情況,以決定是否對監獄進行必要的補助。凌源二監的領導馬上命令伙房制造假象,以騙得更多的補助。伙房把倉庫裡的大部分糧食都送到嚴管隊的小號(面積不到兩平方米的小牢房)裡。考察團到來的當天,以往供應的食物也被質量更為低劣的食物所代替。

現在我們再回來看看中國人是怎麼對付美國人的考察的。美國人到來的那天中午,伙房供應的食物是包子,而以往中午的食物絕大多數都是饅頭和菜湯。在這種菜湯裡,蔬菜的重量占總重量的三分之一以下,一眼望去,你的菜盆裡好象盛得都是水。為了不讓美國人看到這種”水”,監獄才想起來用包子來代替饅頭和菜湯。一旦美國人問起包子是什麼?中國人可以告訴他們,這種食物類似於你們的漢堡包。

美國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目的就是想看看中國的犯人們生活得如何,每每想起這些,心裡就會生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

這就是中國的監獄,一會兒裝闊,一會兒裝窮。跟這些翻雲覆雨的人打交道,外國人能獲得什麼信息?所以外國人不要到中國的監獄裡去參觀。要想了解到中國監獄裡的真實的情況,聯合國的有關組織可以直接和刑滿釋放人員接觸,從他們那裡了解中國監獄的情況。一旦中國政府事先對刑滿釋放人員有所暗示,調查者還是得不到有關消息。實在不行只能動用密探了,讓他們在監獄門口等候刑滿釋放人員出來,然後上前跟他了解情況;開個玩笑,聯合國是不會這樣做的。

本文最後的結論是,要想了解中國監獄裡的真實的情況比登天還難;所以我建議范博文先生不要到中國的監獄去。聯合國如果真的關心監獄裡的犯人,就把因范博文先生不去中國而節省下來的差旅費,送給某一位饑寒交迫或貧病交加的犯人吧。

(網路文摘)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濱州一中國學生因違犯移民法被移民局逮捕
南京監獄迫李祥春做奴工  休斯頓學員抗議
國際名牌羊絨衫上隱藏的虱子和膿血
大連外語學院學生受酷刑折磨成痴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