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MD再現生機 結合MD與MP3功能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斌文╱
台北報導‧攝影

日本紅透半邊天的MD隨身聽,在國內推展多年來卻只有少數族群使用,一般人可能更是一頭霧水,到底什麼是MD隨身聽呢?

MD是英文Mini Disc開頭字母縮寫,意思是「微型光碟」,它是新力索尼SONY在1991年提出的一種新技術,當時SONY為了解決錄音帶不夠理想的音質、CD隨身聽稍嫌大的體積及不能錄製音樂等問題,而推出的一種使用新儲存媒體的播放器,也就是MD隨身聽。

體積迷你 還可重複讀寫

MD隨身聽與CD隨身聽最大不同就是使用以光磁技術為基礎的MD,可以進行100萬次的重複讀寫;而MD的體積縮小,約為一般CD的一半大小,與錄音帶相比仍具優勢,同時又具有CD的數位錄音(錄音帶是模擬錄音)以及選曲、編輯操作等功能上的特色,可說是隨身聽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雖然如此,MD隨身聽在國內卻比較少見,為什麼?目前唯一引進公司貨的新力索尼台灣分公司指出,MD隨身聽的價位約7千至1萬2千元,大約是CD隨身聽2至4倍的價格,現在售價雖已調降不少,不過仍比MP3隨身聽還貴;最重要的是MD光碟片的售價也不低,每片約35至80元,比CD光碟片要貴好幾倍,這是MD隨身聽在國內一直炒不熱的主因。

除了新力索尼正式引進MD隨身聽在國內販售外,在3C賣場或購物網站上也有業者販賣SHARP與Panasonic等MD隨身聽的平行輸入品,可見MD隨身聽雖為小眾產品,仍有固定的愛好族群;而且各款MD隨身聽產品的音質、音色各有不同,舉例來說,SONY的MD隨身聽音質偏向清冷精準,SHARP則較能營造聲音的氣勢和效果,Panasonic的MD隨身聽音質採中庸之道,三者各有支持與愛好者。

相容格式多 重振榮景

雖然面對MP3隨身聽的巨大挑戰,MD隨身聽的前景也隨著近期全球銷售量下滑而不被看好,但SONY仍試圖重振MD隨身聽的榮景,NETMD或許能為MD隨身聽帶來一線生機;SONY目前在國內販售的NET MD隨身聽,簡單來說就是MD與MP3隨身聽的結合,因為以往MD在轉錄音樂方面,須透過光纖線傳輸,為保持其音質,錄一首3分鐘的歌曲就需要3分鐘的時間;NETMD保留MD原有的光纖傳輸介面,並增加USB傳輸方式,就可以透過電腦下載、編輯MP3、WAV、WMA等格式的音樂。

MD隨身聽的技術發展雖已經歷多項演變,不過MD隨身聽不僅相容於任何音樂格式,並可支援各種網路下載的格式,例如MP3、WAV及WMA等,一機數用多功能,加上迷你造型、方便攜帶,也提供細膩的聲音與多元的虛擬音效;當然啦,如果售價可以調降到與CD隨身聽一樣的價位,就會引起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也就更加迷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洪玉欽再度建議  中國國民黨改名台灣國民黨
王維洛:爲何須“重振長江航運生機”
文化的天人之際與舊新之辯(一)
1/3深海魚肚內 有塑膠垃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