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了630 清華廚師要出書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托福對於每個來美留學的人再熟悉不過了,當年為突破600分大關而不分晝夜刻苦攻讀的場景恐怕還歷歷再目。然而,一個廚師首次考托福,考分數竟達630。近日清華大學食堂的張立勇師傅一本關於如何自學英語的書已完成過半,名字暫定為《自強不息學英語》,他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英語學習的方法。《北京日報》,《北京娛樂信報》報道了張師傅的學英語秘笈。

*學英語就像刷牙 養成習慣最重要

當記者問到張立勇師傅的學習心得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學習英語要像刷牙一樣,養成習慣是最重要的,至於用什麼樣牙膏和牙刷就要因人而異了。”對於只有高中二年級英語基礎的張立勇師傅來說,想要攻克英語,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在他看來,和很多人一樣,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不能堅持。他說:“英語要掌握竅門,關鍵是堅持。聽力聽十幾遍還不懂的時候,語法總是搞不懂的時候,工作很累的時候總要想著不能放棄。”小張師傅每天在菜墩前、窗口前一站就是八九個小時,一天下來早已腰酸腿軟,但7年來,他一直堅持按自己的時間安排走,早上起來學1小時,午休時學40分鐘,晚7時半下班學到凌晨一兩點。 8年了,他幾乎天天堅持按時間表的安排走。
  
*城市當移動“詞典”大膽張嘴說英語

背單詞曾難倒了無數的莘莘學子,忘了背,背了忘。張立勇師傅卻另有絕招,用他的話說:“城市是一個移動的詞典,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英語”平時走在路上,每一塊廣告牌,每一個指路標志,每一個飯店名稱,每一個地鐵站口,只要有英文,小張師傅就記下。甚至泡一袋方便面,他也能學5個單詞:鹽、糖、味精、脫水菜、調味包。

張立勇開始引起清華學生關注是在一次賣饅頭時脫口而出一句英語後。那天中午,學生下課晚了,窗口擠滿了人,有的學生迫不及待遞進碗:兩個饅頭!3個,我要3個!叫聲和晃動的飯碗,讓張立勇眼花繚亂,他脫口而出:“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while?(請等一下好嗎?)”聲音不大,但準確清晰,賣饅頭的小師傅會說地道的英語?學生們愣住了。“Thanks for your patience!(謝謝你的耐心!)”張立勇笑著又加了一句。 一天,兩個學生在賣飯窗口前討論,英語單詞中有面包,怎麼沒注意有“饅頭”呢?“有,是steam-bun”。張立勇接過了話茬。還有一次,倆學生在爭bean能否指代豌豆。窗口裡面的張立勇說:“bean是豆類的總稱,pea才是豌豆。”兩個學生聽了,點頭稱是。

*聽說讀寫招招“必殺”

第一招──口語:這是“勇敢者的遊戲”。首先要敢於開口,自己為自己創造環境,自己跟自己講英語;其次要真正與人face to face的交流。

第二招──聽力:首先要多聽,有一個量的積累;其次要與口語結合起來練習日常聽力,例如,俚語是文化的一種表現,更好地理解這些說得很幽默的話,對於整體學習英語提高會很快。

第三招──閱讀:要有足夠的詞匯量和一定的技巧;知識面要廣,人文、地理、生物、智能科學等知識不一定知道很多,但都要有所了解;多讀英文的報紙雜志小說,對閱讀能力和詞匯量的提高都會很快。

第四招──寫作:對於考試來說,寫作還是要套公式,把句型套進去。但要注意寫作要注重實用性,要會寫求職信、商業合同、英文傳真等工作交流上能用到的最基礎、最實用的東西。

觸類旁通的張立勇,又到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讀了3年的國際貿易專業,拿下了大專文憑。問起小張師傅考托福的初衷,他淡淡地說:“只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檢驗一下自己的水平。有時候考試也是學習英語的方法,是推動學習的一種動力。”說到今後,他說,有機會會考慮出國繼續充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墨爾本一俄籍移民在家行醫被告於法庭
張藝謀金城武首度攜手之作將參展坎城影展
裔婷含淚說故事 社會送暖意
華航招考空姐 要八十來八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