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景森:纜車比步道更環保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台灣部份環保團體預定明(三十)日赴行政院,抗議高山纜車興建計畫,資深山友、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昨天指出,光是阿爾卑斯山區就有超過一萬二千條纜車路線,連聯合國都肯定纜車是最符合永續發展的高山交通解決方案,「比人行步道更生態、更環保,因為纜車不會切割野生動物自然棲地」。

 張景森提出數據指出,歐洲阿爾卑斯山區共興建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二條纜車系統,主要分佈在法國、奧地利、義大利、瑞士等國,攤開地圖可以用「密密麻麻」來形容。

 美國則是全球第三大纜車國,共興建超過三千條纜車系統。

 與台灣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日本,則是亞洲最大纜車國,包括北九州阿蘇火山、箱根國立公園等敏感地區,都有纜車直接通過。

 二○○二年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高山年」,並設定高山議程(Mountain Agenda),在論及高山能源與交通議題時,纜車被視為全球高山地區發展交通的最佳方式,最符合永續發展理念。以瑞士為例,至少有廿五個高山村落沒有道路,對外交通完全依賴纜車。

 張景森舉例,阿爾卑斯山白朗峰登山纜車長度達五點七公里、垂直爬高二千七百四十八公尺,只設一站、三根支柱就抵達終點。一般人對高山纜車的印象,大多是來自有很多「柱子」的滑雪場纜車,但這不是真正的高山纜車。

 在安全性方面,張景森舉出全球纜車統計資料指出,每年乘坐纜車的遊客有數十億人,過去四十年來,纜車事故不到三百件,比任何一種交通工具事故率更低。即使是地震,也因纜車是彈性結構,反而比固定建物更安全。

 反對者批評纜車安全性,張景森說:「大家認為纜車不安全的原因,只是它看起來很危險」,但安全卻是近代纜車的設計重點。

 張景森說,日本跟台灣地質與氣候相似,但卻是全亞洲高山纜車最多的國家;「批評纜車不安全的人,根本不懂纜車是什麼,我是土木工程師出身,該信誰呢?」

 登過二十多座百岳、其中包括台灣「十峻」之首的玉山東峰在內,張景森可說是資深山友。他說,台灣有那麼多人體力不足、時間不夠、或者因為既有設施接待能力欠缺,因而無法一窺台灣高山美景,「如果要每個人都用『爬』的上山,這樣合理嗎?」

 他強調,高山纜車系統已經過行政院政務委員二年評估,其中包括邀請登山團體實地踏勘歐洲纜車,目前行政程序尚停留在計畫階段。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