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中國向非洲出售軍火有悖「和平崛起」原則

楚文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近來,中國政府領導人及其禦用學者在各種場合不遺餘力地闡釋其“和平崛起論”。誠然,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沒有什麽不好,但“和平崛起論”並非中共所理解的那麽狹隘,它應該有著更爲寬泛的涵義。僅僅不明火執仗入侵它國就可以稱之爲和平崛起嗎?對世界和平構成威脅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有自覺的、也有不自覺的,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比如,最近曝光的中國向非洲出售軍火這一國家行爲,就可能不自覺地給這一地區的和平帶來威脅,這顯然有悖於中共自己提出的“和平崛起”的原則。

據美國之音記者許波報導,津巴布韋反對黨指責政府在未經議會批准的情況下向中國購買戰鬥機和裝甲車,使中國秘密向非洲國家出口軍火的交易曝光。根據兩國政府達成的協定,津巴布韋政府將向中國購買十二架戰鬥機和一百輛裝甲車,這筆交易的價值估計大約兩億美元。另據津巴布韋國內媒體報導,由於歐盟和美國對津巴布韋實行武器禁運,一些進口的海軍艦艇所需要的零部件已經用盡,因此這批武器裝備只能從中國進口。美國海軍學院國際軍事問題專家余茂春教授分析認爲,非洲國家政局不穩,內戰不斷,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戰爭也時常發生,爲國際軍火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競相向非洲出售武器,給戰亂不斷的非洲大陸提供了新的不穩定因素。他說:“現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際監督和限制日益受到重視,實際上輕型武器也應該有一個聯合國的國際管理機制來加以嚴格的管理。如果不在現在就加強管理,那麽象非洲這樣的國家和地區就會出現非常不穩定的政治局面。”(大紀元6月15日訊)

非洲一直是中國武器的傳統出口市場,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中國就曾向津巴布韋、贊比亞、坦桑尼亞和加納等與中國友好的非洲國家出口武器。如果說,在毛澤東“輸出革命”的紅色瘋狂年代,中國向非洲國家出口武器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那麽,在今天奉行“市場經濟”的理性時代,中國向非洲出口武器更多的則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當然,日益務實的中國政府通過對外貿易的手段來謀求經濟利益以實現國家的強大,似乎無可厚非。但這個世界除了利益之外,畢竟還有道義和責任。何況,中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且中國還聲稱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且近來更聲稱自己要走“和平崛起”之路,而向非洲出售軍火這樣的行爲,不管怎麽說,都是有損世界和平的。軍火交易給饑謹的非洲帶來的是雙重災難,一方面,武器的泛濫使動蕩的非洲更加不穩定;另一方面,貧窮的非洲耗費自己少得可憐的財力來購置武器,使本已落後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和平崛起不只是不作爲——不對別國發動戰爭,而是作爲——對世界和平盡義務,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大國就更要盡義務。那麽,如何盡義務呢?比如,敦促專制的國家轉向民主、扶持落後的國家邁向富裕、幫助野蠻的國家走向文明。在這些方面,美國勘稱典範。過去剷除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東條英機等法西斯暴君的是美國,今天結束薩達姆極權統治的仍然是美國;昔日扶持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走向政治民主、經濟富強的是美國,今日幫助阿富汗擺脫野蠻、邁向文明的還是美國。中國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力尚且有限,但也應該力所能及地爲世界民主、富強、和平和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其實,有時可能還並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中國應該擺脫陳舊的意識形態的束縛,大膽地融入到以美國先進文化爲主導的世界進步潮流中來。中國作爲一個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度,應該對人類歷史的進程負有使命感。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實際上是對責任和義務的逃避。早不久,網路知名自由主義學者大象(網名)提出中國出兵伊拉克的建議。我認爲中國若能出兵伊拉克,確實會壯大世界和平力量,推進伊拉克的民主、和平進程,積極彰顯中國“和平崛起”的理念。

我們今天人類居住的地球正日益成爲一個村落,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可以說是榮損與共、利益交錯。中國向非洲出售軍火給該地區帶來的動蕩和不穩定,最終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各國利益的受損,這就是國際社會爲什麽要不遺餘力地限制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原因。當然,由於常規輕型武器還不在國際社會管理之列,巨大利益的誘惑使得一些國家罔顧道義而竟相向貧窮國家和地區出口此類武器。聯合國爲此付出的維和費用,最終還是要各國分攤。更爲糟糕的是,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因動蕩和更加貧窮而受到阻滯。是追求巨大的軍火利潤,還是走真正的“和平崛起”之路,可能是擺在現今中國政府領導人面前的艱難抉擇。

完稿於2004年6月19日下午

轉載《議報》151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楚文:西方民主國家的腐敗與我們的腐敗可以同日而語嗎?
楚文:誰的國家大劇院?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