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體盜版非單純貿易問題短期內難根除

標籤:

【大紀元6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4日綜合報導) 美國商務部長艾萬斯刻在中國訪問,再次大聲疾呼中、美兩國欲建立自由貿易關係,中方必須落實軟體版權的保護。不過,專家表示,侵權行為在中國,甚至其他東南亞國家,由來已久,恐怕不是以貿易壁壘要脅就能如願。

艾萬斯指出:「美國產業界覺得,許多中國的政策,讓美國企業大為吃虧。而在美國本土,也有許多批評聲浪,針對中國的商業環境而來。」除了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他特別強調中國境內有 90%的軟體,未經授權仍繼續使用。

專家則說,就盜拷盜燒技術而言,中國人並不比美國人高明到哪兒去。但是,同樣嚴格執法,美國人在Naspter、KaZaA等網路社群挨告之後,行為頗見節制,紛紛轉往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的線上唱片行iTune購買合法數位音樂使用權;中國的情況則頗不相同,查緝有時還導致反效果。

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本身對微軟(Microsoft)等大企業存有戒心,極力推廣開放源碼軟體,尤其致力於降低跨國軟體公司對公家機關資訊系統的影響力,避免IT技術受制於人,甚或是機密外洩。易言之,美國企業每年因盜版問題在中國損失的24億美元,中方其實並不關心。

分析師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政府對中方的施壓,其實也是另一種拼政績,希望能在年底總統大選之前,營造「布什盡全力解決中國境內侵權問題」的形象,為共和黨選情加分。

奈何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需要透過教育,長時間建立,並非短期的嚴懲重罰可以達到目的。微軟稍早全面調降個人電腦相關產品的海外零售價格,業績旋即反彈;但光靠降價是否就能說服消費者拒絕盜版貨?大家心知肚明。

目前,中國在自由貿易上仍有許多地方待努力,包括拒絕開放固定匯率政策,對商品進口與外資投資限制流於自由心證等等、秘密補助特定產業關稅成本等,猖獗的盜版暫時還不是貿易談判的最核心。

不過,專家提出警告說,中國本身也擁有優秀的軟體人才與創業家,遲早會佔上全球軟體產業的舞台,如果放任侵權活動不管,終有自食惡果的一天;這才是美國官員施壓背後的積極意義。

相關新聞
美國5月新增就業27.2萬 遠超預期
胡佛研究所舉辦研討會:我們為什麼要記住「六四」?
外貿訂單回流中國 美國會尋求續簽普惠制
台灣觀光3.0洛城亮相 國際航線日增更便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