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胡錦濤歐亞行的作用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BBC中歐事務分析員 帕托斯6月8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星期二(6月8日)抵達波蘭首都華沙,開始其中歐之行。

波蘭之後,胡錦濤還將訪問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并將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胡錦濤是自有關中歐國家加入歐盟以來首位來訪的中國領導人。

中國與歐盟新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近年來迅速增加,那麼胡錦濤的訪問又可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傳統關系

胡錦濤對波蘭的訪問是自從中波兩國1949年建立外交關係以來中國領導人對波蘭的首次國事訪問。

在鐵幕時期,兩國的關係比較冷淡。這既是因為波蘭和匈牙利等國在中蘇爭議上選擇支持蘇聯,同時也是因為中國不滿波蘭共產黨放任波蘭農業的非集體化和波蘭天主教教會在社會上享有的重要地位。

與此相反,在齊奧塞斯庫統治期間,中國和羅馬尼亞的關係相當友好。這也是和齊奧塞斯庫在北京與莫斯科的歷次爭吵上保持中立地位分不開的。

新的契機

自從70年代末以來,中國遵循務實的原則大力發展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但是中國與中歐以及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卻是在1989年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瓦解之後才有了長足的發展。

中國的共產黨領導班子一方面鎮壓本國的民主運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發生在15年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另一方面,卻毫不猶豫地把握住了中歐和東歐新民主國家所呈現的貿易機會。

90年代初期,成千上萬中國人來到東歐和中歐各國。 匈牙利成了大量中國人在東歐和中歐的商業基地。 從普通的市場地攤到百貨商店,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國商品。

盡管如此,中國與中歐各國之間的貿易發展仍然相當有限。

中國去年與擴大前的歐盟十五國貿易額達到1250億美元,而十個新成員國與中國的貿易額只勉強達到這個數字的7%。

雖然數量有限,其增長趨勢卻不容忽視。去年中國與十個歐盟新成員國的貿易額比前一年增加了50%,而今年僅頭四個月,增長率就達到49%。

波蘭、匈牙利以及尚未加入歐盟的羅馬尼亞都希望充分利用與中國的貿易增長,吸引中國的投資。

新的障礙

但是它們面臨著一個嚴重的障礙。

一方面,中國的貿易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歐、美國以及日本的大量投資基礎上,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在中國投資生產商品,而成品則銷往投資國。

另一方面,中國要維持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燃料和原材料,而這些卻是中歐國家不能提供的。中歐沒有石油。而中國所需要的鋼材大量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型現代化鋼鐵公司,中歐的重工業在這方面暫時還無法競爭。

在結束對中歐三國的訪問之後,胡錦濤將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上海合作組織的首腦峰會。與會的除了中國和俄羅斯之外,就是具有豐富石油資源的中亞各國。

在胡錦濤此次出訪之前,中國總理溫家寶也對歐洲多個國家進行了訪問。

新的期望

目前歐盟和美國並同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在不久的將來,歐盟很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與此同時,中國也希望歐盟能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起到制衡美國的作用。北京相當清楚歐盟自身的多元化政治特色。 如果中國希望在擴大後的歐盟增加影響,那它就必須注重與新老成員國多發展聯繫。(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江澤民逼中國新領導採取強硬立場?
陳政德:晚年趙紫陽
李文青:胡錦濤能效法鄧小平嗎
江澤民戀權不下 黨刊促改革選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