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盤手:做個「刁民」又何妨——爲「刁民精神」喝彩

崩盤手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蔣彥永大夫事件的結局本來老崩一直比較樂觀,因爲首先蔣彥永大夫是一名在軍隊醫院工作許久的中共黨員,且在去年揭露薩斯黑幕的工作中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再一個就是蔣彥永大夫還具有一定的臺灣背景;綜上所述,老崩認爲中共假如還顧著一絲臉面的話,無論是看國際上還是臺灣方面都應該儘快完結蔣大夫關於六四聲明一事的調查,還堅持真理敢於直言的蔣大夫一個自由空間;可打著“改革”旗幟口號喊得震天響的中共依舊離不開黴菌滋生的陰暗角落,短短數天就迅速把撥開謊言濃雲的蔣大夫給隔離審查了,美其名曰:改造思想。

解放五十多年,中共新瓶裝舊酒的變革總是欺騙著善良且單純的百姓,並根據中共便於獨裁統治的標準把百姓劃成了良民、順民、刁民幾類。

良民自然是對中共百依百順歌功頌德的部分國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人群的數量日漸減少,不過由於這部分人絕大部分都屬於中共既得利益集團的範疇,所以儘管時間與事實已經暴露了諸多中共的倒行逆施,可這部分人至少在中共徹底垮臺前是不會滅絕的。順民也很容易理解,不得已屈服在中共的淫威之下,因爲處於人性的本能反應,不會有很多人去拿自己的腦袋去當中共槍桿子試射的靶子,順民儘管也已經發現了中共在其統治下醜態百出的表演,可根據時局也只能撿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向電視臺、報社訴訴苦、告告狀。至於第三類“刁民”嘛,自然在中共眼中就是屬於茅廁中的石頭又臭又硬的那種,中共嘴裏不說心裏卻明白這部分現在暫時只占中國百姓少數人群的國民的份量,可中共施以引誘、加以恐嚇軟硬兼施都堵不住這類國民那張“多事”的嘴巴。

良民的代表在中共的各級政府機關、各大晚會上都頻頻露臉,奇貨可居風光無限;順民的代表偶爾在電視臺流著眼淚講述著“爲什麽我們那裏解放區的天是黑暗的天”;國內“刁民”的代表則基本上已經在中共各大牢獄中享受著、體會著民衆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優越性。良民們還在唾沫四濺做悲痛狀的向年青一代介紹著解放前的種種罪惡,順民們依舊與既充當殺人犯又是判官身份的中共打著太極以維護自身艱難取得的利益,而“刁民”則在政治夾縫裏艱難的生存著。

老崩說到此處倒不想先責怪中共,反而想數落“解放前”國民政府的不是,想搞獨裁蔣介石先生心又太軟總是給中共留下一道口子,居然讓宣傳民主的什麽新華日報、解放日報、光明日報等民主輿論工具就在重慶(中華民國陪都)裏合法發展,最終搞得中華民國遷移到臺灣;當時如果蔣先生能夠做到當今中共鉗制大陸百姓民衆呼聲所採取的心狠手辣卑劣的種種手段,也不至於搞得如今中華大地上只有區區兩千三百萬民衆享受著真正意義上的法制民主自由,而把十三億多的民衆甩包袱給中共使其變成了人數龐大的新型奴隸,這種無論在政治上、道義上都缺乏負責精神的做法應該也受到適當的譴責。或許中共正是瞭解到政治夾縫的巨大影響,也是充分吸取了蔣先生心慈手軟的經驗教訓,所以在“解放後”中共採取種種措施嚴密的控制著夾縫,時刻監控著民衆的一舉一動。

儘管如此可依舊減緩不了蔣彥永大夫從裏面走出來的步伐速度,在蔣大夫之前也有一批又一批的“刁民”站了出來,直面強權獨裁的中共及其腐朽統治,中共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破爛不堪的遮羞布提上去,可這部分勇敢的“刁民”卻執拗的一次次冒著風險的又把它拉下來;一個人數號稱已近7000多萬的世界最大黨派在人數占絕對劣勢的“刁民”面前事事變得力不從心,而中共利用手中控制的輿論工具所採取的顛倒黑白的流氓手段所得到的成效在當前變得越來越微弱,畢竟離心離德的統治業績就擺在國民大衆的面前,且丟人現眼了這麽多年,再美妙冠冕堂皇的詭辯都是那麽的蒼白無力。

在獨裁環境中把國民馴養成奴隸的中共乃是要絕我中華文明,斷我中華理義廉恥;在黑暗恐怖的環境中敢於站出來撕裂陰霾的“刁民”則是在艱難的呵護最後一絲殘存的支撐中華不斷前進的正義與道德,守護著中華道德觀念的底限,在當前幾乎無人敢言無人敢問的孤立高峰上用高尚的人格魅力與無畏精神驅散盤距在中華大地上的混沌污濁;這樣的刁民是值得稱讚與崇敬的,崇敬“刁民精神”並非搞各國共産主義那一套的“僵屍崇拜”,而是應該讓“刁民精神”喚醒每位國民大衆內心世界那份久違的良知,使其不要把治理國家的事情以種種藉口推搪給他人,而應該能夠正視當前中華千瘡百孔的現狀且不再逃避一個國家主人、一位華夏兒女應該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在國家面臨現實危機時能夠挺身而出,當中華在謊言與欺騙堆砌出來的虛幻繁榮中逐漸衰敗時更能夠揭露其根源所在正是這種“刁民精神”的核心所在,蔣大夫事件再次體現出“刁民精神”的可貴與矜持。

爲“刁民精神”的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而喝彩!

轉載自《議報》155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崩盤手:愚忠愚孝
崩盤手:睜眼瞎話可以真實表達萬萬不能
崩盤手:胡漢三又回來了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